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變革1854> 第四十三章 少林五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少林五祖 (1 / 2)

宋海平:“同樣具有礦業潛力的還有林木業,林木業不僅僅是一些高中低檔傢俱、建材的木料來源。僅僅其衍生的一個造紙業,就有可觀的利潤,手紙、包裝紙、書本賬冊紙等,幾乎人人都要用到的。呂宋這裡最適合植物生長,木材生長速度是北方地區的數倍,更別說這裡還有大片等待採伐的原始森林。

機器裝置,我們這邊會提供的。但是你們要負責呂宋的穩定。”

李經方:“我父親讓我注意這裡的洋教徒問題,西班牙人在這裡傳教兩百餘年,總是有些餘孽想著要死灰複燃的。”

宋海平:“百姓嗎,總是要有個燒香還願的地方,沒了神父,給他們送些和尚道士來。南方也有不少高僧大德,就靠諸位家裡發力了,北方我去。嵩山少林我是仰慕已久了。”

指望老百姓一下進入到唯物主義無神論覺悟那是非常困難的,雖然林海洋和宋海平在日本也搞計劃經濟,可是也沒有大規模的毀寺滅佛——如今日本的佛教舉行活動都要提前向當地政府層層報備,也就是說控制其在一定的程度上的發展,如果誰想在日本搞地上佛國那就是真想昇天了。

飯要一口一口的吃,路要一步一步的走,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步子一下邁得大了是要扯到蛋的。

散會後,宋海平乘坐飛艇回北方,同行的還有四位二代目以及呂宋商人給國內親友的信件。如今的飛艇運輸大大方便了民間的信件包裹郵遞業務,你讓一般百姓上飛艇,他一是未必有這個財力,二是未必有這個膽量——幾百米大的飛艇,第一次人看到不腳軟就不錯了,更別說古人對昇天沒什麼好感。

但是根據重量計價的書信就不一樣了,一封信能有多重,所以哪怕萬裡郵寄也是非常便宜的。以前清朝沒有郵遞業務,驛站只傳送朝廷公函。書信都是找出門辦事的同鄉轉送,除了介紹信也不必送到家,送到當地的同鄉會即可。

這樣一封書信的效率就低得多了,一兩年送到一封信就不錯了。好在古代急事少,就算給秋後待斬的犯人去京城告禦狀,路上沒錢了也可以打個工再上路啥的,完全來得及。

今年也是宋海平第一年在北方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反季節瓜果蔬菜銷售。隨著空中航線的開通,終於不用擔心吃這個問題了。

在四九城的第一年冬天,宋海平就發現這個時代種大棚蔬菜的人異常的少,或者說,到了冬天市面上幾乎沒有賣綠菜的。就是賣豆腐的,也往往很早就能賣光。

普通人家到了冬天就是清一色的冬儲大白菜和鹹菜醬菜,市面肉食倒是不少,可這吃幾個月的大白菜和醬菜也不健康啊。好在日本館還是能喝道冰鎮椰汁的,偶爾來一次船都有些從南方買的水果蔬菜送來四九城日本館——宋海平這才能活下來。

一些大戶人家也有自己的暖窖,相當於這個時代的溫室大棚,可是種植不得其法,種出來的黃瓜也就拇指粗細,就這還沒得買。

今年全國航路鋪開後,南方的水果蔬菜第一次在寒冬臘月大規模進入北方市場,雖然價格賣得比銀子還貴——可這年頭沒幾個官員是靠俸祿吃飯的,大家既然是要比排場,過年的時候你家能吃到的時鮮水果俺家怎麼能沒有呢。

就連在順天府外和五城兵馬司外面的洋人戰俘也得了好處,大冬天的還能吃到香蕉皮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

空艇的好處在於載貨量大,速度快比這個時候的火車),航程遠,不用事先花幾年時間和每公裡幾萬兩的建設費鋪設鐵路過河還要建設鐵路橋,過山開隧道更是大工程,卻能達到和火車差不多的效果。當年德國人使用氫氣空艇這麼危險的家夥還敢載客飛躍大西洋呢。何況現在日本一上來就是用的就是氦氣空艇呢。

21世紀的英國人一直還堅定的認為修建高鐵會褻瀆墳墓,驚擾先人,噪音難忍,破壞自然風光。也難怪有人評價英國女王:當政幾十年,年年失地,尊號數百字,字字欺天。

當巨大的空艇飛臨嵩山少林寺上空時,少林寺鐘聲長鳴,數千僧人亂作一團。等到少林方丈從師太身上爬起來,穿好袈裟出門看到少林寺正上方空中懸浮的巨大空艇後,也不禁萌生跪地磕頭的想法。

但少林方丈總算是見過大風大浪的,喝道:“慌什麼,大開山門,請諸位師太出來接客啦!”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