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變革1854> 第三十二章 震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二章 震動

這也是為什麼中國歷史上多次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卻無法發展出資本主義一樣,這個道理就像鹽堿地裡長不出茁壯的麥苗一樣,環境不對。後世新中國為了不受欺負發展工業,真是將舊中國一竿子打翻在地全部重新來過的。

雖然真的很疼,但不這樣就沒辦法發展工業。宋海平不由得想起前世很多網文,都是一個或一群人穿越到封建社會的中國卻在沒有打翻舊中國之前就搞工業化,卻得到了成功,大約只能看做豬腳光環效應了。

不說別的,就僅僅在一個煤鐵複合業新中國五十年間填進去的人口就比歐洲隨便一個中等國家的總人口還要多了,不知道沒有愛國主義教育的穿越眾們是怎麼鎮壓工人運動的。當年美國煤礦、鋼鐵工人舉行集體武裝罷工要求改善工作環境加薪等,大慈善家卡內基先生派出自己的上萬私兵帶著火炮去鎮壓,盡管美國的煤黑子們人均2.3支槍,結果還是被打敗了。

而中國封建統治者怎麼可能允許下面的人擁有上萬私兵還帶火炮的——好在穿越眾們絕大多數都是去的王朝末年的特殊時期,不是這樣的特殊時代故事情節還真的就難以展開了。

在桌子上,就著餃子,宋海平對於德謙說道:“咱中國的文化啊,是世界上最好的文化。他相容幷蓄,所以必然能發揚光大,這是無可置疑的。”

相容幷蓄這句話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那麼容易。明末清初的中國和清末歐洲知識分子可以不去憑借科舉就能在中國做官,從利瑪竇、湯若望、南懷仁到清末的蒲安臣、赫德、華爾、莊士敦等。

最後的教育家莊士敦不過說了幾句中國的公道話,就被英國保守勢力罵做“一個願意生活在野地裡的怪人”“英國的叛徒”。英國小國寡民的自卑因工業化強壯後而産生的自大和後世的軍國主義日本差不多,看後來兩國的處境,結局也是差不多。

吸收外來文化讓外國人在本國做官這在當時的世界已經是非常不容易的,現代更不容易——現代社會大家都師法歐洲哪有讓外國人來本國做官的道理?所以當時留學歐洲的學霸們都不是放棄了歐洲人的親切挽留、高官厚祿、洋房汽車回國做官的,而是畢業即等於失業後回國做官的,所以這些人也尤其喜愛中國文化——代表人物,十三個歐洲博士頭銜的超級大學霸辜鴻銘。

可以說除了清中期最黑暗最封建的一百年,中國文化是一直在吸收外來文化的基礎上進行發展的。從胡服騎射的改革、到胡床胡凳進入家庭、歐美的農作物西洋科技,中國就像一個孩子一樣一直在學習發展,才孕育了偉大的中華文明。

世界第二個能做到在文化上相容幷蓄的國家是美國的移民文明,所以後世是中美雙強。美國人狡猾的很,這邊還有排華法案呢,那邊西點軍校已經在教孫子兵法和論持久戰了。

想通之後,宋海平暫時不準備走了,神無城也好,船上也好,都是與世隔絕的桃花源烏託邦。想要做點弘揚中國文化的事,還要從腳下的四九城做起。

劉備臨死前告訴兒子,要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但是知難行易,真能做到這一點那和一個純粹的人一個脫離了一切低階趣味的人就完全沒什麼區別了。

宋海平的思路是先對滿清的文化界開炮,和於德謙在天橋說相聲可以看做第一步,第二步,在這四九城辦個報紙或許是不錯的思路,眼前的滿清還不是洋務運動中的滿清,有必要先改造一下他們的世界觀。

因為前期印刷各種武林秘籍的需要,日本使館有一個自己的印刷廠以及一批從日本派來的經過培訓的印刷工人,武林秘籍印刷完之後,就開始印刷宋海平個人電腦裡面的各種武俠小說在市面出售賺些小錢。同時也是培養民間尚武精神。

這些小說也是有選擇從後世百多年網文中優中選優挑出來的,過於yy的一律不予刊印,那些什麼遇到邋遢老頭是武林絕世高手拜師成功的,落難山中吃個野果暴增一甲子功力的,有事沒事美女就急不可耐投懷送抱的都不在刊印出售的行列。

你看人家如來逆掌希特勒以前吃了多大苦,受了多大罪才學會絕世武功單挑歐美列強的。那真是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所以市面上的簡體字印刷的日本武俠小說,都是以虐文為主,一部比一部虐主,直虐到鬼哭神泣,xx血之類的完全不能入圍,不懂什麼是虐文:新婚夫婦剛出門旅遊被人偷襲砍條腿眼看著妻子被一群惡徒輪x簡直就是日常,這就是虐文了。

決定繼續留下的宋海平每天早上起來只要天氣好就帶著護衛到天橋,吃了早點,和於德謙開始搭檔說相聲。得了觀眾賞的銀錢,不拘多少,午飯時一定花完。下午回日本館處理公務。

於德謙倒是無所謂,在日本幹了大半輩子相聲演員了,這又吃老本繼續在京城捧哏。但是這在京城官僚階層引起了一場大地震:這兩個日本公使這是要玩什麼?

最後連鹹豐帝也像聽笑話一樣得到了這個訊息,等一次單獨召見於德謙奏報完國事的時候,鹹豐問道:“聽說於卿在這些日子在天橋說相聲?”

於德謙:“回萬歲爺,是有此事。”

鹹豐:“可是,天橋說相聲,那不是賤業嘛,你怎麼也是日本公使。有言臣奏報你不注意朝廷體面。”

於德謙:“萬歲,說相聲,在人群面前說相聲外臣的一點愛好,我認為法不禁則可。大清律也沒有禁止藩屬國使臣當街說相聲的條例。我有個老師宋)告訴我,人這一生,永遠在別人用閑言碎語鋪出的路上走一輩子,是可悲的。而且這麼混混僵僵走下去,說不定哪天掉溝裡再也爬不上來了,也是有的。”

這句話給鹹豐內心帶來的震動,不亞於十級地震。資深票友鹹豐:俺也想在人群面前唱戲的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