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時代的靈魂> 第二百九十七章 變化太快 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九十七章 變化太快 下 (1 / 2)

一切都變化太快,從中國的橋樑就能看出中國發展有多快。

首先是中國的橋樑越來越多,因為無論是城市交通還是路交通,橋樑都是必須的。從東海大橋到膠州灣大橋,到杭州灣大橋再到港珠澳大橋,中國的“基建狂魔”的稱號其中一個代表就是橋樑建設。想當年,建設萬里長江第一橋的武漢長江大橋,需舉全國之力,其艱難和艱辛難以想象;幾十年後,一座座大橋跨越江河湖海、深山峽谷,不斷重新整理世界之最,成為中國亮麗的“新名片”。各項橋樑的統計排行榜,中國橋樑都幾乎佔一半以上甚至絕大多數。

其次是中國橋樑建設又多又快,卻還是在很多地方出現擁堵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就在於當年建設橋樑時的計劃跟不上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

寧堅是依託資江建設起來的城市,寧聲濤研究世界城市發展歷史發現,越有歷史的城市越是依託大江大河而成。人類文明搖籃中四大古文明都是依託大江大河發展產生的,黃河流域、恆河流域、尼羅河流域和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的兩河流域。

即使不是依託大江大河而生的名城,一般也有著名的河流,比如倫敦的泰晤士河、巴黎的塞納河、莫斯科的莫斯科河、首爾的漢江、柏林的施普雷河、羅馬的臺伯河等等。

依託大江大河的名城更是如同珍珠一樣被一條條綵帶串在一起。

長江從宜賓到上海,貫穿著重慶、宜昌、武漢、南京等名城;黃河從蘭州到鄭州到濟南貫穿著數十個大大的城市;尼羅河邊有喀土穆、阿斯旺、樂蜀、開羅等名城;密西西比河則串起了明尼阿波利斯、聖保羅、聖路易斯、孟菲斯、巴吞魯日和新奧爾良等美國中部的諸多城市;從伊基託斯到科阿里再到馬納卡普魯,從瑪瑙斯到伊塔誇蒂亞拉再到馬卡帕等,支流廣博的亞馬孫河更不像一條珍珠鏈子而像一幅珍珠簾子。

世界著名的跨國河流多瑙河不但串起了一串城市,而且串上了一串國家。

寧堅到10年代末建成了5座跨資江的城區大橋。一橋是新中國建國之初改造過境國道的時候修建的,當時僅僅設計為雙向兩車道外加腳踏車道;二橋是改革開放之初修建的,雙向兩車道靜態四車道;三橋是1世紀初修建的,雙向六車道;四橋是1世紀10年代初建成的,雙向六車道;目前四座橋樑都擁擠不堪,尤其是一橋和二橋,相比較而言,三橋和四橋暫時還勉強能夠保障通行。五橋是10年代中後期建成,雙向六車道,由於橋的兩頭屬於新開發的地方,暫時未能發揮城市交通橋的作用。

寧聲濤喜歡去看正在修建的六橋和七橋,這兩座城市交通橋分別在一橋二橋之間和二橋三橋之間,這兩座新時代的橋樑一定可以緩解寧堅最近五六年來的城市擁堵問題,一定可以改變寧堅城區的交通格局,一定可以給寧堅城市升檔提位和經濟騰飛加上翅膀。

從工期看,很可能會在0年代初建成並通車。這是不是老工業城市的一個新的起點?是不是老工業城市的一個新的時代?

一個城市是否會因為一座橋樑改變,一個人需要怎麼來破繭重生?

張連城在結婚生子之後也發生了變化,按照他自己的話說叫做走上了一條看起來很精彩很光明的不歸路上。

01八年是改革開放四十週年,為了這一重大而隆重的年份,017年底,張連城辭去了軍職,投身市場。

考博士之前,張連城結了婚,博士期間,老婆魏玲為他生了一個兒子,本來認為生兒子為張家立下大功的魏家,結果卻遇到了張家的冷淡,張家並不是那種喜歡兒子必須要兒子的家庭。尤其是張連城在北京的收入不高,消費卻非常高,因此帶兒子簡直就是一種巨大的負擔。而且在10年代初,民間都流傳“生兒子是建設銀行,生女兒是招商銀行,生兒子是槓上炮,生女兒是槓上花”的說法,城市裡只要不是官商,更多的普通百姓開始更願意生女兒。

張連城喜歡女兒多過喜歡兒子,當然也不是說他就不喜歡兒子。只是他和寧聲濤在高中時代就特別不理解那種為了生兒子連續不斷的超生的現象,曾經非常鄙夷那些一定要生兒子的國人。

寧聲濤發現中國男『性』和女『性』的比例非常不平衡,男多女少的現象已經越來越嚴重,甚至達到了男『性』比女『性』多000萬以上的惡劣局面,於是和張連城都非常反感一味的追求兒子的重男輕女思想。從骨子裡,寧聲濤和張連城都是那種重女輕男的思想。

張連城甚至常掛在口邊一句紅樓夢裡的經典名句:“男兒是泥做的骨肉,女兒是水做的骨肉。”

寧聲濤的思維更加特別,他不喜歡兒子還有他的理論依據,其中的一條依據簡直讓朋友們根本無法容忍。

“從犯罪學上來說,男『性』的犯罪比例遠高於女『性』的犯罪比例,從偷盜、入室盜竊、入室搶劫、重傷、強『奸』、謀殺、縱火、吸毒販毒、走私、販賣人口、貪汙受賄、社會暴動等多個種類來看,男『性』犯罪比例一般比女『性』高6倍到11倍。只有詐騙和拐賣兒童兩類犯罪女『性』犯罪比例要稍稍高一些,不過也遠遠的比男『性』低或者主要由男『性』策劃組織後臺『操』控。換句話說,我如果給社會帶來一個女兒,那麼她危害社會讓我成為社會罪人的機率要比帶來一個兒子少很多很多。也就是說,如果我生了兒子,今後這個行為對社會的風險『性』要比生了女兒大至少5到10倍!”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