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媽媽,”姜夢真迅速道,“我不想出國。”
學音樂本身就很燒錢了,如果再出國,姜柳只會更加辛苦。
有人說,娛樂圈是一潭渾水,是名利場、大染缸,姜夢真從前不太理解,直到置身其中才有真切體會,即使他只是最邊緣的、沒有太多人在意的十八線。
起初那檔選秀的選角導演找上姜夢真時,他的第一反應是找錯人了吧。
他對選秀的粗淺瞭解是選手要會唱跳,可他學的是器樂而不是聲樂。盡管以前有老師誇過他聲音條件很好,但他從來不覺得自己有多擅長唱歌。
他時常思考畢業之後要幹什麼,走鋼琴專業道路成為職業鋼琴家未免太不切實際,他連進入交響樂團都沒敢想。可能會回清城吧,去學校或者輔導機構當老師,或者從事一些幕後的音樂相關的工作。
藝術學院有不少人都想進娛樂圈,隔壁聲樂歌劇系的同學參加了一檔音綜,一炮而紅,身邊也有同學拍短影片,或者輾轉各個劇組試戲當演員。
無論是當歌手、演員還是網紅,都要比普通工作賺錢得多。
姜夢真參加選秀的初衷也是——或許可以多賺點錢。
他交過報名錶,唱了一首原創歌曲,透過第一輪面試後,又有娛樂公司聯系他,看中他的潛質,想要和他簽約。那是一家不知名的小公司,簽了很多養成系素人,他們說可以提供專業的規劃和資源,姜夢真懵懵懂懂地簽了約。
他以為來參加選秀至少要有一技之長,後來才知道原來就算有人什麼都不擅長,只靠性格也可以吸引到很多粉絲。
姜夢真顯然不屬於這種人。他不愛說話,不會接梗,社交能力不強,為人也不夠鮮活有趣,無論是他本人的真實性格還是公司為他打造的“高冷”、“不食人間煙火”人設都不算討喜。
然而他還是憑借優越的長相與唱作能力在公演中吸了不少粉。前三輪公演中他的排名都在前八,上下浮動不大,這個位置很尷尬,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到別人的出道位,小公司也沒話語權,所以越到後面他的鏡頭就越少,幾乎一整期都查無此人。
選秀剛結束那段時間,熱度尚存,姜夢真在公司的要求下接了一些商務活動,唱跳、拍攝或者單純站臺,發過歌,還出演過一部小網劇的邊角料配角。高考完的暑假,他在專業課老師的輔導班裡當助教,還去老師的一個朋友的錄音棚裡當學徒學錄音和做歌,做了幾首beat賣出去。忙碌兩三個月,還不如拍一條五分鐘的影片賺得多。
娛樂圈的錢來得確實快。除掉公司分成,他也賺到了一些錢,但是所帶來的成就感和價值感還不如他當鋼琴助教來得高。
想爆火需要很多條件,努力是其中最不重要的一項。
選秀的熱度過了以後,姜夢真就逐漸接不到工作了。小公司雖然沒什麼好資源,但大公司有的“潛規則”這裡也一樣不少。經紀人帶他頻繁地出入飯局,美其名曰找機會,做的事和陪酒沒區別,一些言語上的騷擾姜夢真能忍則忍,可是後來有個什麼投資方直接上手摸他,姜夢真實在無法忍受,直接甩臉走人了。
經紀人發了很大脾氣,把他臭罵一頓,說他不識好歹,活該糊一輩子。
姜夢真嘗試過,但始終無法適應這裡的遊戲規則與生存機制。他開始後悔,但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和公司簽的合約條款苛刻,他又付不起違約金,只能任由公司擺布。
自己做的選擇自己也要承擔後果。學業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當初因為參加選秀不得不休學了一年,後來回到學校,遇到工作和課業沖突的情況動輒請假,老師對他逐漸也有了意見,掛科重修,差點被卡畢業。
畢業後姜夢真又荒廢了兩年多,期間接過幾個小商務,有次在活動線下遇到了倪藻。
高中那會兒倪藻就在做自媒體,一開始發舞蹈教學影片,大學受高人指點開始換賽道搞擦邊,竟意外火了,如今賬號已有幾百萬粉。
待活動結束,他們一起吃了頓飯。
是倪藻提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