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與大海都無邊無垠,向遠處眺望可以望到很遠的地方。
海面上波光粼粼,夕陽漸漸沉入海裡,薄雲與天空被染成赤金色,是在陸地上難以捕捉到的壯麗景象。
“前輩。”身後有學生走過來,她禮貌地和趙逍打招呼,“你也來看日落嗎?”
趙逍朝她笑了笑:“對啊。”
兩人都沒再說話,安安靜靜地看這場日落。
吃完飯,學生們陸續走出船艙放風,船尾的甲板上逐漸聚集起更多的人。
“哇!太漂亮了!”也許只有第一次出海的人才會感到如此新奇,大家紛紛舉起手機拍照錄影片。
趙逍悄悄從甲板上離開了。
他是一個不需要和世界産生太多連線的人,必要時可以輕松融入集體,但相比之下,他更喜歡獨處。
科考船在夕陽完全沉入海裡時靠岸。當天晚上一行人住在一座人工養殖海藻的島上,來這座島實踐、考察的團隊有很多,這裡有專門為他們提供的住所。
第二天一早便開始來到取樣點實地採集樣本,學生們帶著大大小小的取樣瓶和檢測儀器進行取樣工作。
趙逍先給他們做示範,用繩子把取樣瓶放進水面下0.5米處採集藻類樣本以及海水樣本。人工養殖的藻類比較容易採集,操作簡單,學生們上手之後,一個多小時便全部完成了取樣返回船艙,來到檢驗室進行實驗分析。
檢驗室裡有各種實驗裝置,由另一位領隊教他們在實驗臺上如何處理樣本以及檢測資料,需要檢測海水的溫度、鹽度,藻類中的溶解氧含量和綠素等等,最後再把資料填寫到取樣記錄表上。
分析樣本的過程就相對要繁瑣很多,從中午一直忙到傍晚,中間幾乎沒休息過。
實驗全部完成後,趙逍負責收尾工作,清理實驗臺,檢查儀器裝置,又安排了兩個學生一起幫忙把樣本處理幹淨。
這些藻類樣本是供第一次出海的學生練習實踐的,沒有太多研究價值,記錄過資料就會被統一處理丟掉。
“前輩……”其中一個學生猶猶豫豫地開口,“可以給我一個空的取樣瓶嗎?”
“嗯?”趙逍看了她一眼,“是你啊。”認出了她是上次在甲板看日落的那個女生。
“你要多大的?”
“最小的就可以。”
趙逍看著她把自己採集的樣本用小小的取樣瓶裝了起來,放進揹包裡,疑惑道:“裝這個幹什麼?”
“第一次出海,”女生有些靦腆地笑,“留個紀念嘛。”
這有什麼好紀唸的……趙逍看著玻璃試劑瓶裡的深綠色海藻陷入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