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帝與大藏一戰諸天震動。
乾元界內之人抬頭就能看到天上變化,稍微上點心的人都會盡可能打聽發生了什麼。
而更多人將其看做世界末日一般,不少國家人心惶惶,更有些人趁勢而起,組建宗門,以救世之名,行斂聚之實。
然而恰恰這種渾水摸魚之輩摸到了某些宗門逆鱗,不少地方出現了動亂。
在無邊佛國,一處廟宇之中,殿閣密密排布,單隻供奉的金身法相,便有不止百具,相貌各不相同,有做降魔狀,也有明王怒目。
但是無一不是威勢赫赫,沐浴佛光,姿態神妙。
廟宇大門,無風,唯有數十根硃紅立柱,支撐起廣闊空間,其中懸掛著上百香爐,香客不斷,絡繹不絕。
大殿百畝,冠宇堂堂,佛光深厚,綿澤百里。
只是當某刻,佛光隱晦,諸佛逼退,異象連連,天悲地慟。
那些參佛見禮之人,還不明白髮生了什麼,無邊佛國皆有此境,習以為常。
唯有深究佛理的人,才在那一刻感受到了什麼,似乎有長明燈從此寂滅,但是真正能夠明白的人卻很少。
承乾啟明,寂滅自我。
需要在最盛大的時候結束自我,只有承接才會啟迪。
也唯有有大功德在身的大藏,才有資格代天征伐,在最有一刻,復甦自我。
然後再以莫大毅力,選擇寂滅自我,在無盡黑暗中沉淪,以此換來冰帝的死亡。
不可謂不狠。
同為劫主依然有差距,萬年前冰帝敗了,萬年後冰帝依然敗了。
當時冰帝面對的是大藏真身,而現在只是他無盡功德存留的佛性,但依然敗了。
冰帝的潰敗無形之中消去了魔門的兩分氣運,原來的計劃不得不放棄,然後著手止損,並且要進一步物色能走到最後一步的天才。
而這一戰更直接的作用還是讓萬年大劫重回人們的視線。
一萬年對於一個小世界來說,是一個世界的壽命。對於普通人來說,是滄海桑田的變化。
即使對於修士,萬年也太長了。四階強者保養得當,沒有暗傷以及潛力耗損,理論上的壽命在三千年。
然而因為種種意外能活到兩千年的已經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