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州,一家座落在城郊的小型孤兒院。
大廳裡瀰漫著一股陳舊的氣息。牆壁上的白漆脫落得斑斑駁駁,露出裡面灰色的水泥牆面。
幾張老舊的長椅擺在一邊,椅面磨損得厲害。
孩子們的活動室裡。
吳德彪艱難的看了一眼牆角那個拄著拐的瘸腿男孩。
“哥哥……”
那個大眼睛男孩正張開雙手,滿臉期待的看著他,想要自己去抱他一下……
默默的在心裡說了一句對不起,吳德彪躲開了他的眼神,硬下心腸,沉默的走出了兒童活動室。
走廊裡,吳德彪長長的嘆了一口氣。
那個男孩叫小剛,今年6歲,患有先天性髖關節脫位,被父母拋棄後,來到這個孤兒院已經4年了。
每一次自己來,小剛都會用那種渴求的眼神看著自己,求自己抱他一下。
但吳德彪一次都沒有抱過。
因為他知道這樣不行。
在多數小說或電視劇的描寫裡,孤兒院好像一個專門盛產主人公的地方。
而每次主人公一回孤兒院,就會受到小夥伴們的熱烈歡迎。
一般來說,這裡會有一個慈祥的院長爺爺,一個可愛美麗的大眼睛小妹妹,還有一些虎頭虎腦喜歡闖禍,但是特別聽主人公的好兄弟。
但現實完全不是這樣的。
如果你真的在一些大城市的孤兒院當過志願者或義工,你就會知道一些真實的資料。
一個有400孩子的孤兒院,排隊等待領養的家庭可能是2000戶,其中有些家庭都排隊排了10年還多都沒排到……
是的,孤兒是供不應求的,想領養的家庭太多了。
如今龍國的孤兒院的現狀是,無數人在排隊等著領養孩子,只要一個健康的孩子來到孤兒院,第一秒入院,下一秒就被大家搶著領養了……
那剩下的,大家寧肯排10年隊,誰都不肯領養的孩子是怎麼樣的呢?
全是小剛這樣的,都是有殘疾或先天疾病的。
龍國現在大多數福利院都是這種現狀,只要你進去看,放眼望去,都是肉眼可見的重大殘疾。
而這樣的孩子,特別渴望你擁抱他們,他們特別容易動感情,只要有人對他好,他就會一直記得。
然後,一直等你下次再來抱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