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保四年,林森三歲,黛玉五歲,賈敏的病情越來越重,已經到了無法下榻的程度。
翠花嬤嬤已經在黛玉身邊兩年多了,兩年多的言傳身教已經讓黛玉不敢有悲意了。
父母兄弟都在,你動不動的哭什麼哭?小小年紀的,到底對生活哪裡不滿意非要悲來悲去的。
我的大小姐呀,老奴幾歲就進宮侍候人,死人堆裡爬出來都沒您這樣哭到抽氣的。
......
在宮裡,除了有貴人薨逝,就是親孃老子死了都不得見悲意。為啥,因為那是不吉利,是詛咒言行。
賈敏本就身體不好,天天被翠花這麼耳提面命的,黛玉哪怕是喝灌愁海長大的,也改了過來。
雖然還是秉性柔弱,可這在元姐兒看來已經比原著好很多了。
看到現在的林家,元姐兒就能想到原著中的林家是什麼樣的。
林如海忙於公事,若是兒子沒保住說不定還要忙著和妾室姨娘們進行深入安撫。
後院裡賈敏病得七死八活,還要管家。這個時候的黛玉,哪怕是賈敏還活著,在教養和照顧方面估計也有些力不從心。
等將來賈敏病逝,被林如海送到京城榮國府,被當成阿貓阿狗一樣的寵物養大,人也就養廢了。
現在有個甩針舞鼻祖的教養嬤嬤,這位教養嬤嬤還是侍候過皇太后的,身份和能力上毋庸置疑。哪怕賈敏真的熬不過去,有這位嬤嬤在,想必未來應該不會像原著那樣沒有個老人在身邊。
婚姻大事還要一個榮國府的丫頭操心,也夠悲催的了。
生老病死,很多時候並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元姐兒在知道賈敏病入膏肓後,幫著請了一回御醫,送過幾回難得的好藥材後,便將林家的事情壓下了。
後來元姐兒聽說教養黛玉的翠花嬤嬤又特特為林家請了兩個宮裡的姐妹回來。
一是照顧林家小少爺林森,二是幫助林家四口做藥膳調理身體。
畢竟林家這四口子就沒一個身體壯如牛的。
當日從揚州逃難出來林家就帶了一個妾室。後來那妾室犯了事,林如海身邊就再沒旁的人了。
到了京城,林如海雖然處處不得志,卻也沒有在這種時候還想著納妾。
賈敏有兒有女身體也不好,就更沒想著給林如海納什麼妾室美嬌娘了。
她自知自己時日無多,走時更應該安排好這些事情,以免讓自己的孩子受了委屈。
母親老邁昏聵,還有瘋病,來到京城的這兩年已經讓賈敏知道再不能將後事託付給母親了。兩個哥哥,大哥哥跟著母親住,弄不好也會被母親拿來做筏子。而二哥迂腐,二嫂奸滑,仔細算來竟是沒人可託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