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慶會終究是過去了,最高興的莫過於黃祖,至少表面上如此,只是定親賀禮就是豐厚,而且還貪墨了部分黃射的剿匪慶功禮單,最主要的是獲得了同僚特別是荊州少主劉琦的肯定和支援。雖然這些都是表面文章,不過黃敘會在乎這些嗎?看到自己的老對手習岑伏、馬步提的一臉茫然和鬱悶,黃祖就是興奮樂呵。
可惜了田再興等幾個老是和自己作對的沒來。黃祖不由得惡狠狠的想道,畢竟習馬二家屬於四大世家,自己還惹不起,但是田再興等人與自己差不多甚至有的還有所不如,如果來了自己就可以狠狠地惡心一番了。
不說黃祖的春風得意和小人心計,慶功宴過去了,此時的黃射正式入住競陵縣令,這畢竟是自己的第一個正式的官身職位,而且是憑著本事因公獲封的,這對於黃射意義重大。
競陵縣在江夏郡城的西北,緊挨著它往東的是江夏郡北部的邾縣,也就是黃射剿匪除去的百年匪盜世家董氏的所在,還有和它臨近的是江夏郡西部的汶上縣,競陵縣在往北一河之隔的就是以匪盜橫行聞名天下的江北四縣,雖然名義上歸江夏郡的管轄,實際上是三不管地帶,當然不是不管而是管不了。
競陵縣縣治在比較靠近江夏郡的圖門,黃射一來,立馬把縣治改為競陵河的一個小村落裡,這是黃射一被封為競陵縣令的時候就派人前來考察得出的結果,最後一看認可了後就被黃射命名為競陵城。能夠被黃射認可,不僅是這裡地理位置絕佳有山有水,這裡附近有一個連通競陵河的競陵湖,還有聞名於世的天門山,這是黃射想要訓練和發展水軍的理想環境。
競陵縣內的競陵河長約三百裡,黃射要求的縣治移居地點在河岸中間地帶再往上一些距離,這個“一些距離”具體的是多少就要考察團前去考證了。
有了決定後,黃射立即展開縣城打造工程,德光商會的房地産開發部全力入住搞建設,在此期間,圖門城作為臨時縣治隆重迎接了新來的縣令老爺和黃射。
競陵縣原縣令張金已經是一位老人,在此任職二十多年可謂是勞苦功高,尤其來自邾縣和一河之隔的江北四縣的匪盜時常進入這裡燒殺搶掠,還好不敢做的太過。
原縣令張金手下有兩員大將,一是陶海陶承祖,初級武將修為,還有張金的兒子張華,武者後期的實力,除此之外還有幾個武者初期的部下,也是因此,才是張金任職競陵縣令這麼多年不倒的原因。至少相對於周邊原本的邾縣、汶上來說好多了。
黃射規劃的競陵縣城,就在天門山下、競陵湖畔,競陵河沿岸不遠處,在這裡,黃射決定修建四層樓的競陵縣府邸、以及軍管區、經濟特區、文化特區、特戰基地等等,其中軍管區在縣城東部以及競陵河沿岸,特戰基地預定設在縣城西北角的,經濟特區無疑是在西部靠近汶上縣的地方,文化特區原本是沒有這個考慮的,最起碼談不上文化特區,不過當甘露向他提及馬家河遺址時,才就有了建造馬家河公園的想法,以此為依託建立文化特區。
關於文化特區,除了要建設馬家河公園,還會建設競陵學院、競陵軍事學院、競陵武校、競陵技校等等,競陵縣除了聞名後世的馬家河遺址,還有天門山茶業,也是唐代茶聖陸羽的故鄉。毫無疑問,德光商會因此又會增加一向支柱産業――茶道、茶文化,將會因此獲得飛躍性進步。
時光飛逝,轉眼到了197年,黃射佈局競陵縣令城的同時,在老縣城圖門鎮也擁有了絕對的控制權,德光商會佔據了一半以上的産業並向四周拓展,讓德光商會獲得巨大收益的同時,也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
一時間,老縣城及其周邊地區人口暴增,農工商全面發展,人民都過上了好日子,社會秩序井然,因此被人譽為“圖門之治”,又被戲稱為“三八之治”。所謂的“三八之治”,其實很簡單,就是在縣令之下設立三司八股,三司指的是民政司、兵警司、律法司,八股指的是農業股、工商股、文學股、技師股、律師股、武師股等專門負責人,老縣令張金威望高,被任命為民政司司長,負責民事糾紛處理和政策傳達等,工商股毫無意義由德光商會的圖門分部負責人擔任。
不過,或許是黃射嫌三八之治難聽,在移居競陵城治理競陵縣的時候,取消了武師股,增加了財務司、督察司等。
在圖門之治中,黃射一個重要的行動就是打擊競陵縣內的匪徒,緊抓縣內治安環境,先後抓捕不法分子三千多人,佈局競陵河沿岸的軍事力量並設立了五大軍事重地,分別命名為競陵15號基地。
三千多的不法分子有小偷小摸,由匪徒,更有從江北四縣流亡而來的慣匪惡霸,黃射對此自然是召開公審大會交由律法司處理,所以圖門城郊外的一處開闊地幾乎每天都有律法司審判犯人,只不過隨著時間的過去越來越少了,這當然是證明競陵縣的治安越來越好了。
對於這些犯人,除了少數重刑的被處決,絕大部分都是被判成勞改犯,勞改犯人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二十年,甚至終身監禁的為奴為婢的,當然即是勞改犯也就有減刑的可能,甚至特赦的機會。
不過大部分勞改犯被運往新縣城搞建設促生産,部分死刑犯被運往軍事基本搞建設直到累死了或者忙的差不多就處決了,每當看到有重刑犯被安排前往修建軍事重地,不過生活條件還不錯,也不算不人道,黃射暗暗地想。
競陵縣內,就這樣被黃射安置了七大軍事重地,其中,一號軍事重地也是競陵城軍管區,25號軍事重地,以及圖門軍管區、特戰基地,當然每個軍事基地的力量並不大,黃射組建的少年軍被分別安置在35號軍事重地,二號軍事重地屬於黃射來到競陵後新招攬的青年軍又稱競陵軍),圖門軍管區基本上還是原班人馬,競陵軍管區則是童子軍以及新軍。
黃射組建的三軍童子軍、少年軍以及新軍)一起北上競陵,留守黃射老家安陸縣德光地區的産業,自然也是有人看護的,黃府就不必說了。經過黃家內部商議,老早就在老夫人的提議下設立德光特區,下轄德光村、德化村,德光公園外,又新增了孟德村、玄德村、花園村,其中的德光公園就劃歸花園村了,不過比起原有的德光公園,花園村大了一倍不止,那是真正地建立起了一個花園村,不過這個村一分為二,公園是黃射經營的,花園村是黃祖以及黃府經營特有的的,整個村歸屬黃府所有而不再是黃射私有的了,這是黃祖與黃射談的條件。
沒辦法,德光特區的經濟收入太誘人了,黃祖心動了,屬於兒子的又不好強要。事實證明黃祖的這個決定太明智了,黃祖投入大價錢根據德光村的模式建立了花園村後,瞬間吸引了無數商家,各種收入多的讓黃祖樂的合不攏嘴,比起他不時地貪汙剋扣軍費簡直不要強的太多了。
如今的德光特區由於黃射及其主要團體的離開,有些冷清了,但也僅僅是一小段時間內,很快由於這裡被黃射定位為商業特區,成為德光商會的大本營,而且還有綠珠、甘露等人的鎮守,反而發展的更加迅速和繁榮起來,形成了獨有的著名的“德光特區現象”。
德光特區的發展自然帶動了整個安陸黃家的發展,安陸黃家是才整個江夏黃氏的中心,黃姓是安陸縣絕對的第一大姓氏,佔據了本地人口的百分之七八十。隨著德光經濟特區效應的發酵和影響,江夏黃氏的地位和影響力迅速提高,很快就成為荊州五大世家之一,並且還在迅速上升的過程。
一時間,各方勢力都開始重視了江夏黃氏,關注起了安陸縣,發現了德光特區,德光特區效應也從安陸走向江夏,走出荊州,聞名於世。
隨著德光特區聞名於世的,自然還有它的建立者黃射,能夠受到關注的自然有部分轉移到了競陵縣來,人人拭目以待,期待黃射再創奇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