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炮劍術少林拳,散打騎射軍體拳。
太極詠春跆拳道,瑜伽體操俯臥撐。”
這裡,後面提到的六項功夫是黃射前世作為現代人所精通的武術或者健身運動,並且由於曾經少林學藝,熟悉而且精通許多少林功夫。當然有些只是有所涉獵,比如散打、槍炮、軍體拳,等等,因為這些都是有時候拍戲所必須會一些的。
換句前世的話,這些都是拍戲必須學會的,當然黃射對這些也確實是會的不少,不是什麼花拳繡腿的花架子功夫。黃射沒想到,自己會穿越,而且這些前世學會的功夫對自己還很有用的,以他現在的身份和時間精力,還有這個時代的資源環境,他相信他可以把這些功夫學到一個極高的層次。
黃射從母親處回來後,做完了看書練字工作,就開始做起了瑜伽體操,打一會太極拳和家傳武學,堅持做了十幾個俯臥撐。然後修煉起煉魂訣,當然這個煉魂訣修煉太難,進步效果很不明顯。
黃射想到將來要面對的敵對勢力和威脅,也就沒有過多時間考慮難以修煉的煉魂訣了,所以黃射煉魂訣的進步幾乎可以不計。不過,黃射還是會堅持每天都修煉煉魂訣一會的,並且根據需要增加修煉時間,畢竟這是黃射穿越而來所攜帶的,黃射一直把它當成了主角穿越的金手指,他是不可能放棄的。
話說漢末三國時代,生態環境真心不錯,天地靈氣還是很可觀的,要修真養生、強身健體,相比於現代人會有不少的強化增幅。
這不,十天後,黃射已經恢複如常,體質更勝從前,最明顯的是力量也增加了,尤其是智商和靈魂之力的提升。太極詠春跆拳道,那是打的有模有樣,負重訓練也不斷增加了。
才三歲,黃射已經能夠和一般成年人周旋打鬥而不敗,估計魂珠對身體體質強化也有增幅吧,並且依然不停地有著微弱的增幅提升。
由於中國歷代重文輕武,黃射專注習武練氣的變化,讓黃家且喜且憂。不過,黃射還是很乖巧懂事的,作為曾經前世的演員天賦,裝純賣萌還是很有一套的。而且,黃射學習能力強,也能夠做到知書達理,沒有放棄過古代文化的學習,很有一些文才謀略,家人們知道後這才算是徹底放心了。
後來,龐老太太發現黃射特別喜歡武術,看著黃射好像胡亂練習一些看不懂的動作,擔心他胡亂練習影響將來的發展,就為黃射請來了武術老師,人稱“江北七俠”之一的中級武師張英。
漢末武學盛行,武力值的級別,一般可以分為四個大境界,即武生、武者、武師、宗師,而且這些級別劃分與軍隊中的武官等級有著比較明顯的關聯對應,其中武師對應的就是武將級別。
在漢末,中級武師已經算是很了不起的武將級別了,只是到了三國爭霸,英雄輩出,出現了“五虎上將”“五子良將”“東吳四將”“青州四庭柱”等,以及呂布、龐德、典韋、許褚、臧霸等大量高階頂級武將,才顯得不怎麼夠看。
這裡,也說說漢末武學修為的級別劃分,以及與武官等相關職業的等級區分的關系。
首先是武生,只是相當於精兵層次,或者略高於精兵層次,在軍隊中,是有資格擔當一定的武官職務的。
其次是武者,有一定的武術功底伴身的才能稱為武者,武者也是已經出師入世的武學者。在後世的武林中,只有達到武者層次,才能成為武林中的武士。
這裡,武士的說法,在早期指的是武林中的武者,也是武林人士的簡稱,只是後來傳到日本,才增加了“忠節”“名家”等思想的影響,形成了所謂“武士道精神”。
而中國由於重文輕武,所謂“士農工商”,士的地位很高,故而是不齒於把武與士合起來並稱的。所以,中國有所謂的“文士”、“學士”,而不興什麼“武士”,更別說什麼武士道精神。
作為統治者或許認為“武者亂國”的原因吧,也是不會樂意見到的他們發展的厲害。不過作為武者,還是可以為軍中小官了,甚至可以很容易評上品級的。
武師,相當於武將,一般來說,武師也是武者,不過在中國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是有區別的,武師普遍指的是有地位功夫高強的武者。
而武者就顯得比較普遍性了,以至於後來狹義地代表低於武師一個等級的武者,這裡我們乃然借鑒這一比較現實的狹義觀點。武師有初期、中期、後期、巔峰,相對應於初級武將、中級武將、高階武將、頂級武將。
宗師,就是可以開宗立派了,代表了一個時代最強的武學成就,比如漢末三大武學宗師:童淵、王越、宋朝。比如三國名將“蜀漢五虎上將”,以及呂布、典韋、許褚等等,不過這些當將軍的沒有留下自己的衣缽傳承,只能說是宗師級別,卻不是宗師。
宗師級別雖然在普通世俗界,代表了最高武學成就,不過在傳說中的武修界來說,只能算是開始,其上還有大宗師級別,甚至更高武修層次的。
黃射這次拜師的張英,據說只有中級武師層次,也是沒辦法的,誰叫其父黃祖不給力,見識交遊不足。不過,卻也有意外,並且,黃射有現代功夫的基礎,拜師不過形式,增加資歷人脈以及閱歷見識,迅速適應和融入三國時代的高層等,才是主要的。
何況黃射前世的黃德光身份,按此標準,恢複前世功夫,至少也是高階武師等級吧,他真心不在乎學什麼師父的武學功夫,更在乎的是獲得足夠的人脈關系和上位的平臺。所以,面對祖母龐老夫人的推薦,黃射聽明白了張英的情況,那是欣然接受,認可了那個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