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岡監督是很少會調整打線的監督,往常一年都動不了一次。
但在上次剛剛調整完打線之後僅僅過了兩場比賽之後,又重新的進行了大調整,這對現場的觀眾以及對手來說無疑是非常古怪的行為。
青道:
一棒:二壘手·小湊亮介
二棒:右外野手·陳心
三棒:捕手·御幸一也
四棒:一壘手·結城哲也
五棒:左外野手·伊佐敷純
六棒:三壘手·增子透
七棒:左外野手·降谷曉
八棒:投手·丹波光一郎
九棒:游擊手·倉持洋一
這在外看來簡直就是看不懂的,確定不是弄錯了嗎?
大和田秋子也有這個疑惑:“確定不是弄錯了嗎?倉持不是不動一棒嗎?就算打擊狀態近來不是那麼穩定,也不至於被放到第九棒吧?”
“是不至於。”富士夫說:“顯然是片岡監督的有意安排。”
“可是為什麼要這麼安排呢?”在大和田秋子看來,這完全沒有任何意義:“這不會影響倉持的狀態嗎?一下子從開路先鋒被撥到了最末的棒次。”
富士夫想了想,好一會兒才說:“或許咱們換個思路來理解?”
“什麼?”
“投手棒次放在第八棒,我們把其當做自殺棒。”
大和田想了想,覺得這沒什麼問題:“投手自殺棒,也正常,並不是每支球隊的投手都是可以擔當四棒的水準的。”
“嗯。”富士夫應了聲,接著說:“是這樣沒錯。那麼我們打個比方,把打線第一輪的停止畫在第八棒。然後達縣的第2輪就是從第9棒開始了。”
大和田點點頭:“是這樣沒錯,然後呢?”
“然後在新的半局,青道的第一棒就又變成了倉持洋一,第二棒小湊亮介、第三棒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