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失血虧損的太厲害,並不是這十天半月之間就能補回來的,宜華的手指很涼,冷到近乎沒有活人身體應有的溫度。
梁晉猝然低頭看了眼她纖細的手指,便是眼眶一熱,險些當場落下淚來。
但他極力的剋制住了,片刻之後重新再抬頭對上宜華視線的時候就沙啞的開口問道:“娘娘準備幾時啟程?我……命人給您打點行裝。”
兩人之間,母子一場,這樣的默契也彷彿渾然天成。
宜華不需要解釋,梁晉也不需要追問,各中原因和理由,只需要一句話,一個眼神,彼此就都能心領神會。
要說不捨,梁晉自然是捨不得的。
只不過……
他還是強迫自己用理智來面對此事,並沒有提出異議。
宜華牽動唇角露出個笑容,仍是聲音低弱的輕輕道:“子御定了五日之後的行期,行裝你去打點吧。”
“好!”
梁晉並沒有在宜華這裡久留,宜華現在也不方便和他說話,他縱然有千言萬語也只得忍著,而枯坐下去反而只會牽動彼此之間即將離別的情緒,他就乾脆潦草的起身告辭了。
雖然宜華作為外嫁女,並且還被梁晉當著蕭樾的面給加封了太后,她原是不應該再回大胤去的了,但梁晉以她傷病之中思念故土親人為由解釋,加上南梁剛剛經歷一場巨大的劫難,才剛和大胤方面再度講和……
既然宜華提出來的是“人之常情”,朝臣們就是覺得於禮法不合,也不敢提出異議。
然後,梁晉就以太后要回大胤省親暫住的由頭,定了這件事,並且命禮部準備了太后出行該有的儀仗和排場,另外又派了南陽侯代替他以南梁新帝的使者身份把他和蕭樾協商擬定的求和國書帶過去胤京面見蕭昀,也好把被扣留在那邊的李丞相等人給換回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五日的時間轉瞬即逝。
蕭樾打點好行裝,便帶著宜華還有南陽侯一行踏上了北歸之路。
梁晉親自出城相送。
城門內外被圍觀的百姓堵的人山人海,宜華也不方便露面,好在是這幾天梁晉往她那邊跑的勤,互相之間應該囑咐的也都囑咐過了。
待到儀仗離京北去,楊楓見梁晉一直駐馬在城外久久不動,就打馬湊過去低聲的寬慰:“陛下您剛剛登臨這至尊之位,手底下需要處理的事情多,光是剷除異己,收攏人心就起碼需要幾年的時間,何況阮先生還逃竄在外……太后離京,也是因為她對陛下的慈愛之心。她若留在皇都,那麼阮先生隨時都有可能會捲土重來,您這初登大寶,朝綱不穩,很容易會被鑽空子,而且您要一心兩用,也有諸多不便。現在娘娘她暫離皇都一段時間,您沒了後顧之憂,大可以先展開拳腳將這邊咱們自己的局面全面的掌控在手,等一切安穩了,您能分心出來料理那些意外狀況了再接娘娘回來,這樣也算兩全其美。”
梁晉苦笑了一聲,低頭看了眼握在手裡的馬鞭:“娘娘的用心良苦我又如何不知?只是這十幾年走下來,一直都是她在護我,一心一意的為我打算……”
話到這裡,他又突然打住了。
再次抬起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