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是擔心這個,昨天她在晟王府看見武曇之後,回來就該跟周太后咬耳朵了。
周太后不禁皺眉:“武家的那個女兒不是原先是準備配給太子的嗎?她才多大?”
趙嬤嬤也挺有點汗顏的,如實回道:“十二!”
真是邪門了,晟王殿下又不是不諳世事的愣頭青,說他會看上哪家的姑娘並且無法自拔了也不新鮮,畢竟年輕氣盛嘛,可是武家的那個才十二,就一黃毛丫頭,確實有點……呃,那什麼。
周太后臉上表情倒是沒見出怎麼樣的變化來,只是眼底的眸光明顯一沉。
趙嬤嬤忙道:“不過小殿下這趟帶她進宮來了也好,正好順便讓太后您過過眼,想必小殿下也是這個意思吧。”
蕭樾顯然不可能不知道這是她找的他進宮,而特意帶了武曇來,自然也是為了給她過目的。
她嘆了口氣,目光很快又恢復了平靜:“隨他願意吧。”
當年蕭樾離京之後,她就沒再管他。
這些年他也沒個隻言片語捎回來,母子倆雖說是有默契,但是——
不可否認,也是生分了。
趙嬤嬤沒想到她會直接這麼說,心裡突然慌了一下:“太后,殿下他是小輩兒……”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話沒說完,周太后已經出言打斷:“一會兒他們來了,你就先帶那丫頭去後面找沉櫻說話吧。”
趙嬤嬤張了張嘴,但是轉念想想,皇帝本來就因為不想蕭樾結武家這門親在較勁,周太后這時候不插手其實也好,要不然,這又是一筆糊塗賬,於是就應下了。
彼時皇帝那邊才剛下朝,帶著蕭昀回了御書房。
等皇帝喝了兩口茶潤嗓之後,蕭昀才道:“父皇,皇祖母既已回京,不管會不會長住,但至少咱們做晚輩的也該儘儘孝吧?今兒個一早母后率後宮過去長寧宮請安,被趙嬤嬤直接擋在了外面,說是皇祖母喜歡清靜,不必立規矩,直接把人都打發了。雖說是皇祖母的意思,可是皇祖母多年不曾回朝,這樣怠慢著,要傳出去,也難免惹人非議的。”
皇帝低頭淺啜著茶水,片刻之後才問:“那依你所見,當是如何?”
蕭昀道:“要麼傳宗室的女眷和命婦們入宮,為皇祖母設個接風宴吧?”
他懂事以後就沒再見過周太后,故而對對方的脾氣一點也不瞭解,只是從規矩和常理上推斷,才覺得應該這麼做。
畢竟——
周太后來者不善,是為著沉櫻的婚事回來跟皇帝打擂臺的。
趁著還沒大鬧起來之前,至少皇帝這個做兒子的是應該先把面子做足了,要不然以後受非議起來可就沒邊了。
皇帝明白他的用意,聞言,倒是略讚許的笑了下,“是該擺一場大宴替母后接風的。”
正說著話,外面陶任之就進來了:“陛下,太后娘娘身邊的高公公剛過來了,說是太后請您午間過去長寧宮用午膳。”
皇帝和蕭昀齊齊一愣。
陶任之就又補充:“老奴剛得了訊息,太后娘娘也叫了晟王殿下進宮,這會兒王爺帶著武家二姑娘正往長寧宮去呢。”
皇帝擰眉正在沉思,蕭昀已經脫口問道:“他帶武曇一起來的?”
說著,就聯想到了什麼,不由的屏住了呼吸,轉頭去看皇帝。
皇帝本來也是在琢磨太后突然叫蕭樾和自己過去的用意,蕭昀這一眼看過來,他也突然意識到了什麼,就朝陶任之遞過去一個詢問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