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話,實在是寡廉鮮恥,所以才格外的讓皇帝暴躁,這就給氣病了。
說實話,武曇和蕭樾攪和在一起,皇帝的心裡已經極不痛快了,現在武家已經出了一個他的眼中釘,他連帶著就對武青林都沒多少好感了,這才直接惡意揣測他是否真和臨安公主有私情。
聽陶任之這麼說,皇帝倒是隱隱打消了對武青林的成見,只突然想起來自己病了一天耽誤事兒了,就立刻吩咐道:“去封信給武勳,提點一下他晟王和那個武曇的事,一開始朕是不想因為這點小事引來我們君臣之間的嫌隙,現在既然他那個女兒那麼不知進退,也是到了他該出面表態的時候了。”
本來一開始他以為武曇年紀還小,蕭樾就算圖謀不軌,為了他自己的臉面,也不至於這麼早把這事兒抖到明面上來。而武勳那邊,又一向對自己的家人看重,皇帝雖然不懷疑他的忠心,確實也是儘量的避免在小事上讓彼此之間心裡起疙瘩,所以便先拖著了。
現在蕭樾把事情翻到了明面上,已經逼得他不得不利用武勳出面來徹底斷了蕭樾的念想了。
“是!”陶任之順從的應下,並無二話,只是頓了一頓,又沉吟著嘆息道:“陛下,定遠侯的立場應該是不需要擔心的,現在最棘手的是北燕使團的求親之請。”
提起這事兒,皇帝的臉色就又難看了幾分,冷冷道:“且不說太子剛大婚,他的後宅之內絕不能鬧出妻妾被廢的傳聞,惹人笑話,就算朕能挪的出位置來……太子這般年紀,本來就還沒打好根基,朕也絕對不會放一個外邦女人在他的身邊,興風作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聯姻雖是緩和兩國關係最簡便的渠道和方法,可是也要分情況。
皇帝自知身體狀況不佳,撐不了多久了,太子蕭昀本來就擔心他坐不穩這把龍椅,如果再往他後宮之內弄個北燕的皇女……北燕人是真的求和還好,若是包藏禍心,那就等於是叫蕭昀腹背受敵,簡直等於是把他架在火上烤了!
陶任之對此也深以為然:“前面北燕人戰敗,損失慘重,必定是懷著恨意的,現在趕在這個時機來求和,極有可能就是個權宜之計而非誠心,是該防範的!”
說著,他就試探著去看皇帝的臉色:“這樣一來,就真的只有我們以公主許之了?”
不管北燕人是誠心還是假意,但是至少他們這次進京表面上看是誠意十足的,為了不落人把柄,就只能和平解決了。
“本來是可以的,現在臨安做出了那等醜事,徐穆自然也是萬萬不肯的!”提起這事兒,皇帝就更是氣得臉又漲紅了。
臨安公主的所作所為,真的是叫他丟盡了臉面。
本來昨天誤打誤撞出現了北燕使團的隨從誤闖禁宮的事,徐穆在理虧之下是必須退讓的,把雙方和談的條件由北燕嫁女改成大胤嫁女,他應該沒臉反對了,可偏偏緊跟著臨安公主就上來拆臺!
現在皇室之中,適齡的公主就臨安公主一個。
皇帝手攥著拳頭坐在床沿上,一籌莫展。
陶然之忖度著提議道:“陛下的公主裡邊適齡的雖然只有臨安公主殿下,可宗族之中還有貴女呢,莫不如明日讓皇后娘娘從宗族裡面挑挑?”
皇帝卻是當即搖頭否決了他的提議:“這是咱們大胤和北燕交惡多年以後頭次的聯姻,自然要許嫁一個有分量的皇女過去才夠誠意。”說著,就嘆了口氣,“若是朕還在壯年,未必就要急著和北燕議和,可現在……”
南邊的南梁虎視眈眈,彼此之間隨時可能引發大的動盪。
北邊雖然蕭樾交了兵權上來,在一定程度上讓他安心了不少,可新派過去接任的將領暫時還不熟悉那邊的環境,沒有具體的作戰經驗……他在的時候還好,如若哪天他突然辭世,蕭昀怎麼辦?
現在他不得不考慮的是要為蕭昀鋪路,儘可能暫時穩定住和北燕人的關係,要留給蕭昀成長和鞏固的時間。
所以,對於這一次的聯姻,皇帝其實是很重視的!
陶任之聞言,這才露出個略顯尷尬的笑:“倒是老奴鼠目寸光,欠缺考慮了,只不過,這若論身份貴重,自然是嫡公主最為貴重了,就是咱們臨安公主殿下都也不夠這個格呢!哎,可惜了皇后娘娘在太子之前沒先誕下一位公主,那樣就能替陛下解憂了!”
臨安公主是賢妃所出,就因為皇后沒有嫡女,所以對比之下,才覺得她的身份最高,而實際上,嫡庶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