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和三嬸看著初夏那兇神潑辣的模樣和張安民那彷彿換了一個人的樣子,當然不敢再招惹,而在外面閑聊看著本來想等劉氏生完恭喜道賀的村民來說,這蔡氏做的就太不地道了。
不停的換熱巾,喝甜水補充能量,劉氏也是拼了命,床褥都被扯到了一起,想把孩子生下來,“再努努力,快看到頭了……”
不知道過了多久,就在劉氏兩眼放光,以為自己要暈死過去的時候,“哇”的一聲有小孩的啼哭,孩子生下來了,“恭喜,是個男孩呢。”
還沒來得及細看兩眼,産婆又叫道,“哎呀呀,還有一個還沒出來呢,我是說怎麼半天出不來,想來是兩個小家夥在裡面打架呢。”
第一個小孩子生出來後,後面的一個很快也就出來了,“是雙胞胎,兩個男孩,來,快看看。”
這一天對於初夏一家人來說,是心情極不平靜的一天,有難過有憤怒有傷心卻又有著希望,五味陳雜!
張安民在第二天就去找了村長,來調解分家事宜,而正在走親戚的大伯一家聽到訊息也趕了回來,昨天的事情他們也聽說了。
對於蔡氏和三嬸的做法張老爺子閉口不談,其他兩家也不說話表態,村長詢問張安民,“這住在一個院裡多好,有什麼大不了的事情,非要鬧到分家。”
“村長,必須得分家,還得勞您主持一下”,張安民道,知道了是那兩人鬧的劉氏早産,還好是平安生産的,要不然他一定得找她們算賬。
無論分家的理由是什麼,分家必須符合一定的條件,其中就包括兒子成婚,但是分家也就意味著有財産分割以及程式等,一般還需要有中間人,而村裡的分家事宜大多由村長主理。
大伯母和三嬸是自然希望老二一家分出去的,首先老二分家,肯定是要淨身出戶的,那老二家的房子可不就得分出來,到時候給到哪邊就得靠自己爭取了,其次這老二家這次生的可是兩個兒子,這大伯母得防著以後同栓子爭地位,三嬸那屋裡頭就一個閨女,看著更紮心了,而且現在兩房從老二家身上又撈不到好處,還不如讓他們分出去得了,現在兩老的對張安民一家的態度她們看在眼裡,估計不會給到他們什麼,要是等以後再分家,屋子田産等可就不一定了,以後的事情誰說得準。
張老爺子和蔡氏本來是不同意的,張安民能幹活又能掙錢,但禁不住其他幾人吹耳邊風,也就同意了。
“哼,想分家,行,我讓你分,分出去沒住的地,看你不得哭著回來求我”,蔡氏心裡暗暗想著。
村長訂立分書,張老爺子和張安民簽字畫押,表示雙方都同意分家,但是蔡氏說到做到,幾乎是讓張安民一家淨身出戶,完事後村長嘆口氣,“村東頭還有一間茅草屋,要不你們一家先到那裡住下,然後再做打算。”
張安民道,“謝謝村長,不麻煩您了。”
劉氏生完孩子後的第三天,一家人只帶了兩床棉絮被褥,用包裹裝了幾件衣服,在蔡氏檢查完以後,趕著借來的牛車,劉氏和初夏手中一人抱著一個嬰兒,一家五口人朝著鎮上出發,大白依舊隨著牛車在一旁跑著,在薄暮微光中,迎著初升的太陽,將她們在陽光中的身影,留在了桃花村的景色裡。
就在這三月芳菲,萬物生長複蘇的時節,初夏一家人開始了新的生活,劉氏生産傷了神,這幾天初夏都是請嚴嫂來幫忙照顧的,初夏非常感謝嚴嫂,臨走的時候專門拿了一匹布上門道謝,嚴嫂執意不肯收,還是初夏勸說再三後才收下的,初夏表示,等自己家安頓好以後,再來請嚴嫂上門作客。
雙胞胎兩兄弟還沒有名字,這幾天只換做大寶二寶,兩家夥長的極像,成天只會吃喝拉撒睡,倒是沒有折騰人。
張安民趕著牛車到了鎮上,找了一個吃飯的地方先讓幾人吃了飯,然後讓劉氏和初夏她們先呆在這裡,自己去找之前賣房的人,把房子買下來。
給了錢,別人也痛快,和之前說的一樣,以四十兩的銀子成交了,當即就給了房契和鑰匙,張安民回來後,一家人便朝著新房去。
“這就是咱家的新房嗎?”劉氏懷裡抱著大寶從馬車上下來,看著前面磚砌的小院子,以前從來沒想過自己能住上這樣的房子。
“對啊,裡面可大,咱進屋瞧瞧”,初夏一說話,懷裡的小寶哼哼兩聲,初夏忙拍了兩下,張安民則在後面拿著包裹。
“正房有兩間,大的那間爹孃住,我住在旁邊小的兩間,還有兩間廂房,可以等大寶小寶長大後住,前面還有一間廚房,這前院也挺大,要是娘喜歡,可以在旁邊種些菜”,初夏介紹到,用手指著院子的一角,“不過那小塊地方娘得留著給我,我想種些花花草草,然後給大白搭個小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