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鎮上,父女兩人還是像往常一樣,先去市集擺攤賣了野味,才去買其他的生活用品,初夏和張安民說,劉氏交代自己辦點事情買點東西,張安民也就沒有說什麼。
先去了彩蝶軒,這是鎮上一家賣首飾的店,店名不錯,除了賣些首飾化妝的東西外,還賣一些手絹荷包等,大體都是女人用的一類,這店還是聽三嬸說起的,初夏就記住了,特地找了過來。
“你好,掌櫃的,我想問一下,你這裡收這種荷包嗎?”初夏將荷包掏出來。
掌櫃的從櫃臺後走出來,瞧了初夏一眼,“走,走,哪裡來的小孩子,我們這裡不收這種東西”,很不耐煩的樣子。
這時候的店裡有不少的女子在挑選東西,離著初夏比較近的穿紫衣服的女子抬頭看了這邊一眼,也注意到了初夏手裡的荷包,但卻並沒有說話。
“要不您再看眼…。”
“趕緊走,別擋著我做生意。”
“初夏,咱走吧”,張安民拉著初夏走出了店,“這裡不收這個,咱去別處試試。”
兩人剛走出去沒多遠,後面就有一個人追了上來,“前面的小姑娘,請等一下。”
初夏回頭,用探究的眼光看著這個紫衣女人,認識?
來人正是剛才在彩蝶軒裡的女人,她笑著走上前來,“小姑娘是要賣這個荷包嗎?我覺著挺喜歡的,賣給我怎麼樣?”
“不好意思,我不是隻賣這一個,我娘是在家裡做這個荷包的,我想找的是一個能長久收購這種荷包的店鋪”,初夏道。
“那就再好不過了”,女人也接著說道,“那就找對人了。”
原來女人家裡正是做這一行的,有幾個首飾店鋪,裡面也賣著女人的用的其他用品,她的店鋪開在另外兩個鎮上,最近想在石頭鎮再開上一家,所以今天是到那裡考察去了,看看這裡的人們都喜歡什麼,有沒有什麼新穎潮流的東西,這不,剛好就碰到初夏來推銷荷包了。
女人有很敏銳的眼光,這幾年走的地方不少,一眼就瞧上了初夏的那個荷包,首先樣式很特別,她還沒有見過;其實,上面的繡活雖然比不上有名的繡坊,但那繡活也算不錯了;這樣的荷包,如果能在圖案和色彩上再豐富一些,她肯定,這樣的東西到時候肯定能受到有錢小姐的歡迎。
“這該不會是騙子吧?”張安民小心翼翼的對著初夏道,“還是再瞭解瞭解清楚。”
三人在街邊的一個茶棚坐了下來,要了三碗茶水,初夏看著對面的女子,聽介紹倒不像是騙人的,“周老闆,你說的可是真的?”
“嗨,什麼老闆不老闆的,叫我周姐就好了”,女子說道,“我是誠心想和你們做生意的,以後你們繡的荷包我定期收,你給荷包開個價吧?”
“那我就用周姐稱呼了,周姐,既然你這麼爽快,那我也就直說了,這荷包的材料成本不低,又是手工花功夫繡出來,慢工出細活,其實一個月的時間也出不了多少,加上你剛才說的,比如材料再好一些,圖案和色彩更多,這一個荷包下來,起碼不低於五十文。”
還以為村裡人大多數都是不怎麼精明的人,想著對方最多能要到三四十文,沒想到比她想得要多,周姐笑著說,“五十文,一般的荷包可沒有這個價。”
初夏也道,“您也說了,一般的荷包,我的這個可不是一般的荷包,您開店鋪的,應該知道其實您還是有的賺的,我們農家人靠這賺點銀子也不容易。”
小姑娘倒是一口價不讓,也不怕她不收,這荷包也許就沒人要了。
初夏才不怕,大不了就不做荷包了,她想想其他的掙錢方法,如果這荷包辛辛苦苦做出來,賺不了錢還替他人做嫁衣裳,她才不幹。
“行吧,看小姑娘挺聰明的,那荷包就按五十文一個收吧,你看怎麼樣?”
初夏點了點頭,表示同意。
兩人又聊了會,商量好了交貨時間和地點,就告別了,臨走的時候,初夏拿出一個荷包送給了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