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春,草木越發茂盛,田野之上,放眼一看,翠綠一大片,莊稼生長勢頭相當不錯。
再過兩三個月,就能到收成之季了。
這一茬的作物極具戰略意義,只要順利,整個雍州的局勢將完全穩定下來。
在東面的一大塊田地上,孫老頭正帶著家人在勤快地除草。
這塊田地足有兩畝,全部種上水稻,一株株,長得茁壯,勢頭喜人;田邊就有水渠,又有水池,下雨的時候,早儲滿了水,因而不用擔心幹旱的問題;只要不遭受大規模的蟲害,這一季的收成不會差。
孫老頭心裡都忍不住暗暗計算一番,最終得到的結果,刨除一部分稅賦,以及別的一些消耗,最後差不多能剩下三千多斤的糧食——當然,這是家裡全部田地加起來得出的數字。
數字驚人,不敢想象。
過去在太平年間,孫老頭一家每個月的口糧不足五十斤,簡直是數米下鍋。沒辦法,他乃貧農,只得幾分坡田,由於地質問題,種不了稻米,只能種些薯類,産量不高。
平常時候,他們都是租地來做,名副其實的佃戶。佃戶受剝削重,一層層的,想要租到好田都難,還得交各種各樣的稅賦,最後剩下來的,勉強滿足全家溫飽罷了。
比起來,以前過的,根本不是日子。
要知道,現在他家可是擁有了十多畝的田地。放到鄉鎮上,那就是一個鄉紳地主了。
種自己的地,感覺真好!
所有的一切,都得感謝那位陳大人!家裡都給陳三郎供了長生牌,只希望他能長久長治,永不更變……
雍州的稻米收成,一年可有兩季,收了這一茬,到深秋又有一茬,兩撥加起來,整個家底立刻就變得殷實。
這可是實實在在的東西!
百姓民眾,最為樸素,也最為實在。
將一大把草搬出田來,孫老頭坐到田邊路上,準備抽抽煙,歇息一下。
得得得!
有馬蹄聲從路的前頭傳過來,緩慢而沉重。
孫老頭領取的這塊田就在官道的岔路邊上,平常時,官道上間或有兵馬奔過,但不常見。
現在很是太平了,管治清明,幾乎沒有鬧事的。既不敢,也沒空,都忙著種田種糧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