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即便是如此,對於諸葛亮和劉備的大志向來說,依舊無比的艱難。
他們需要的,是收復所有的土地,光復大漢。
然而他們所擁有的土地,卻又太少,太少了。
不過是一部分的荊州加上一個益州,吹上了天,也就是兩州之地,如何爭霸天下?
但是沒關係,事在人為!至少在諸葛亮看來,是這樣的。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
糧食一直是最為重要的資源,沒有之一,而糧草的來源,則毫無疑問的,來自於百姓。
那麼也就是說,誰麾下的人口足夠多,誰就能夠供養的起足夠多計程車兵,誰就能夠佔據更多的勝算。
劉備麾下,地小,民少。
但沒有關係,諸葛亮可以用他自己告訴所有人,就算是地少民小,但只要細心操作,天下依舊能夠富庶!能夠支撐起更多的兵力!
諸葛亮當了十年的農民,農民所渴望的日子,他再是清楚不過。
抵達成都,諸葛亮便迅速的展開了他的工作,蜀地產鹽,鐵。
諸葛亮便進行鹽鐵國有化,透過政府來進行操作,蜀錦出名,諸葛亮便設立錦官,帶頭種植桑樹,發展民生經濟。
任何生產做事的第一線,都有著屬於他的身影。
從種田,到冶鐵,到織錦,歷史上有關的記載不計其數。
因此儘管國小民弱,但事業卻已經走上了正軌,甚至可以說,是在不斷的前行,蒸蒸日上。
未來在一步步的發展當中不斷的變好。
而接下來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等待天下大亂的時候。從而真正的,匡扶漢室!
自古以來從蜀地出入的路線只有兩條。
而諸葛亮的戰略,也沒有脫離這個框架。一路大軍自荊州殺向宛城,洛陽兩地。另一路大軍則是從益州出發,出秦川征戰天下。
如此一來,通道開啟,則宏圖霸業,未必不成!
但天總是有不測風雲的。
這時候,整個天下的局勢,卻又有了變化。
襄陽的魏軍攻打關羽,關羽坐鎮荊州,以一人之力,幾乎直接抵抗了半數以上的曹軍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