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是一個很聰明的計謀,準確的來說,如果這個計謀發生在一年前,那麼誰說,趙王估計就要殺誰。
就算是郭開,額,郭開可能不會死,但趙王也不會殺李牧。
但現在不一樣了。
趙王撐不下去了,所以他必須找人,來獲得勝利。
恰逢郭開收到了重金,散佈流言,說李牧與秦國勾結,準備背叛趙國。
趙王這個時候,也懶得去查證到底是真的還是假的了,因為都不是很重要了。
重要的在於,他需要勝利,而李牧給不了他勝利。
橫著是一刀,豎著也是一刀。
死馬當做活馬來醫吧。
於是趙王派人代替李牧,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
多活一天,就是一件好事,畢竟世事無常。
何必呢,雙方熬下去,在李牧看來,他們趙國萬眾一心,未必熬不過秦國。
就算是熬不過,將秦國熬得元氣大傷,這也是一件好事。
但可惜的是,趙王不這麼認為。
所以趙王殺了李牧。
所以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昏君,因為臨戰誅殺大將,臨陣換將,都是兵家大忌。
這也導致了趙國的滅亡。
李牧死後,趙王派出去的人根本不是王翦的對手。
不過三個月,王翦趁勢而戰,大敗趙軍,隨後秦軍攻下邯鄲,趙國公子雖然逃脫稱王。
但趙國的國土,已經是落入到了王翦的手裡。
劉徹:“徹徹底底的陽謀,關鍵還是無解的陽謀,不是每個人都有足夠的耐心等下去的,等待,才是最熬人的事情啊。”
劉徹嘆了口氣如此開口。
劉邦:“說歸說,不過這個趙王依舊不是什麼好人。”
朱元璋:“有時候,我們會講一個,天下大勢的說法,而毫無疑問,就算是當時堅持下去,也不過是延緩了一統的腳步,最終的天下,已經是到了秦國的手中了。
天下大勢,不可違逆啊。”
朱棣:“說的是啊,就算是諸葛武侯那般的人物,尚且無力迴天,何況是別人呢?一個將軍,最大的價值就是在戰場上擊破對手。
但當他無法擊破的時候,雙方拉扯國力,將軍在這一個環節,卻又顯得是如此的弱小。可惜,可惜。”
李世民:“天下大勢啊,但那天下大勢,難道是一開始就在秦國麼?不還是秦奮六世之餘烈?當年趙武靈王的趙國,雄踞天下,莫不是大勢?”
劉秀:“這倒也是,所以說,人定勝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