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剪輯歷史:開局盤點十大帝皇> 第225章 慶曆新政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5章 慶曆新政 (1 / 4)

范仲淹在任,忙於吏治。

當時整個開封吏治的風氣,在范仲淹的治理之下,肅然一清。

但吏治歸吏治,朝堂歸朝堂。

朝堂上面的問題,還是有的。

權相呂夷簡擅權,把持朝政,培植黨羽,任用親信。

於是向仁宗皇帝進獻《百官圖》,對宰相用人制度提出尖銳批評,勸說皇帝制定製度、親自掌握官吏升遷之事。

呂夷簡不甘示弱,反譏范仲淹迂腐,誣衊范仲淹

越職言事、勾結朋黨、離間君臣。

朋黨這兩個字,對於仁宗的殺傷力,實在是有些大,他最不喜歡的,就是結黨營私這些事情。

而范仲淹便連上四章,論斥呂夷簡狡詐,因言辭激烈,遂被罷黜,改知饒州。

侍御史韓瀆曲意迎合,列寫范仲淹同黨的姓名,奏請仁宗在朝廷張榜公示。

範呂之爭,牽連甚廣。

秘書丞餘靖上書請求修改詔命;太子中允尹洙上疏自訟和范仲淹是師友關係,願一起降官貶黜

館閣校勘歐陽修責備高若訥身為諫官,對范仲淹被貶之事一言不發,蔡襄亦作《四賢一不肖》詩,攻擊高若訥,皆牽連遭貶。

朝臣畏懼宰相勢力,莫敢置言。范仲淹被貶出京,竟無人敢送別,只有龍圖閣直學士李紘、集賢校理王質出郊餞行。

但該要用到范仲淹的時候。

自然是需要用到他的。

儘管范仲淹被貶,但朝堂上的口水仗一直沒怎麼停。

一直到仁宗下令,不允許結黨之後,方才逐漸的消停了下來。

范仲淹似乎要被人遺忘了一樣。

但李元昊很明顯,不希望范仲淹就這樣被人遺忘。

發育也發育了這麼多年了。

現在的日子也過的是相當的不錯。

宋朝?

什麼掉東西?不理了!

李元昊悍然稱帝!順便自立國號西夏,定都興慶。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