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不是他的親生父親。
他覺得他和尋常人都沒有什麼不同。
他喜歡讀書,並不喜歡經商,所以他的父親,讓他去寺廟當中讀書。
他家裡有些錢,但不代表他有錢。
當時的范仲淹對於這件事情,瞭解的並不深刻。
但是有飯吃,那就夠了。
在寺廟的日子不斷的苦讀,節儉度日,聖人書上面也說了。
節儉是一件美德。
但有個東西讓他很苦惱,那就是其餘朱家的子弟,似乎並不是很節儉。
所以他有時候會勸誡一下其餘人。
他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但是別人知道的清清楚楚。
“你一個外姓人,憑什麼說我們,你又不是朱家的人。”
童言無忌,但最是商人。
到了這個時候。
范仲淹才明白。
原來自己,不是朱家的人,原來自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那才是自己的名字。
知道這件事情的范仲淹,覺得羞愧難當。
他竟然在這裡無知的活了這麼久的歲月。
所以隨後,他就離開了。
離開了朱家,立志要以功名來為自己正名。
五年的求學時間,像是一晃就過去了一樣。
二十七歲的范仲淹,最終考上了進士。
二十七歲的這個年紀,自然是無比的年輕的。
說上一句光宗耀祖,絕對沒有一丁點的問題。
他終於開始踏上了仕途。
最開始的時候,也不過是個參軍,和之前的那個兄弟一樣,但是沒關係。
真男人,就是要一步一步往上走。
在汴京呆了六年,這六年裡面發生的事情,對於范仲淹來說,乏善可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