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因為他所生存的時代,南宋,那個朝代的戰將水平都是怎麼樣,就不需要多說了,被金兵暴打的存在。
幾乎無人可以與金人正面放對,所以出現一個岳飛,就更是難能可貴。
實際上說岳飛是南宋數一數二的武將,都有一些謙虛,大膽點!
南北宋兩個朝代,最能打的就是他,沒問題。
所以,在舉世皆弱,岳飛獨強這個局面當中,岳飛能夠透過自己的努力,帶領士卒打翻金兵,從而打下撼山易,憾岳家軍難的稱號,實力,自然可見一斑。
而且宋朝弱歸弱,但你不能說他的對手也很弱。
遼國很弱嗎?耶律大石的白溝之戰也算是以少勝多,但還是被金兵吊起來打。
金兵的實力,是絕對可以肯定的,作為北方興起的遊牧民族,他們的實力,絕對不弱。
所以,這樣的對比下來,那就是金大於遼大於宋,而岳飛獨一檔,又諡號武穆,這樣的一個人,不進前十,那是真的說不過去的。
隨後,秦戟繼續開口。
“本次的評選,將從各個方面對於上榜的名將詳細的盤點,首先是從時代的對比,其次,則是從,戰略,戰績,治軍等方面進行評選。諸位可以慢慢的來看。
岳飛,字鵬舉,傳聞當中,小時候岳飛出生之時有大雁飛過天空,故名為飛,小字鵬舉。
佃農出身,少時讀書識字,學射,學槍,天生神力,未滿二十遍可開三百斤硬弓,號稱一縣無敵,粗通文武。
當時正逢金兵不斷對北宋進攻,而岳飛出身貧微,報國無門,所以也只能夠回家種地。隨後,在宋朝伐遼當中,當了一個微不足道的小兵。
當時的情況,已經是第二次的伐遼,伐遼有兩次,一次被耶律大石暴打,第二次被蕭幹暴打。
而當時,郭藥師還沒有投誠。
當時的局面很有意思,宋朝第二次伐遼,乃是劉延慶為主將,夥同郭藥師,以十萬兵馬,對陣蕭幹一萬兵馬。
在燕京不遠處,被蕭幹一萬人打的大敗,只能夠固守,這是遼國已經是風中殘燭,一萬兵馬,已經是他們的極限。而在戰敗之後。
郭藥師提出意見,乃是親率五千精兵,直入燕京,攻敵必救,再讓劉延慶三公子劉光世隨後派兵馳援,攻擊遼軍援軍,如此一來,定然可以獲勝。”
韓信:“這個計劃不錯啊,有點圍魏救趙的味道啊。不對啊,說的不是岳飛嗎?怎麼到了這幾兄弟?”
趙匡胤:“麻煩來個人告訴我,贏了沒有,我現在已經累了。”
趙佶激動的開口。
“祖宗!這還用說嗎?劉光世可是中興四將啊!我大宋的中興將軍,這肯定是贏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