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就是,秦戟會盡可能的以戰績,以及戰績所造成的影響而進行評判。
同時還有個最重要的點,則是為了將舞臺儘可能的擴大,所以對於寫下了兵書亦或者是將兵法思想傳播,並且發揚光大的這一個層面。
秦戟不準備計算在內。
畢竟這玩意兒你要計算在內的話。
那麼十大名將前三鐵打不動的肯定是姜子牙,孫子,孫臏。
首先是兵祖,姜子牙,這個是完全不用想的,你要是不將這些人排除在外,那你根本沒得打。
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後面的所有武將,但凡是帶兵打仗的人,那都是他的徒弟。
這就是bug級別的存在。
當年大夥兒都還是不知道什麼叫打仗的時候,突然一個姜子牙蹦了出來,告訴你什麼叫做後勤,什麼叫做兵種之間的剋制,什麼叫做攻城拔寨,那就沒得玩兒了。
孫子就更不用說了,孫子兵法,請。
這個歷史上,不是沒有人不看書就自學成才的怪物。
但你但凡看兵書,那繞不過去的就是孫子兵法。
明不明白三十六計的含金量啊?
然後孫臏,這哥們兒和孫子也差不多。
甚至類似的還有吳起等人,但是他們和這三位又有一些區別,因為剩下的那些人,兵書對於他們的個人名聲加成不大。
吳起的魏武卒,樂毅的破城,還有管仲,田單類似於這些人就是實打實的戰績。
所以秦戟的想法當中,也不是將他們排除,而是摒棄了兵書的影響,從而將這些輪外的角色放在另外一邊。
可以做一個特輯,表示他們地位的尊重,但並不會直接進入榜單之中。
然後,古代的將帥,實際上是不分家的,甚至有時候文武都不分家,所以,十大名將,不管是將,帥,都會直接選入其中。
而也正是因為如此,卷帙浩繁,所以可能會出現即便是文臣也上榜的情況。
當然,這種情況會很少,而且不排除。
並且!這一次的榜單,不排帝王!不排帝王!所以,項羽就別想了,人家稱王了,還有宋武帝劉裕也是如此。
至於其餘人,秦戟印象之中好像特別能打的也就這樣了。
所以,在制定了這樣的一番規則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