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明顯的是,這樣反覆無常的舉動,也讓金人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那就是所謂的合約。
對於雙方來說,說到底,不過都只是一張紙罷了。
所以宋朝的這次違約,也就給了金人一個藉口。
一個可以繼續出兵的藉口。
因為之前已經說過了,之前是兩路大軍進攻,真正打到開封府下的,不過是其中一路大軍。
滿載而歸,另外一路大軍,則是無功而返。
所以心中自然是不平衡的。
於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趙桓的這個做法,毫無疑問就是給了他們一個藉口。
給了他們一個可以出兵的藉口。
當然,出兵的時間,並不是現在。
他們還是需要回去進行短暫時間的修養。
而在這個時間裡面,這群人在做什麼呢?
因為上一次的圍城,從而導致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還是說大幅度的加強軍士防禦,編練新軍?
亦或者是在三大重鎮當中,再一次組織起防線。
更或者是說,召集軍隊,整頓軍紀呢?
答案是,都不是。
是的,這些事情,一個都沒做。
整個大宋,在金兵退去了之後,又回到了之前文恬武嬉的局面,故態復萌。
和之前完全沒什麼區別。
當時他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嚴禁士庶以伏闕上書為名,聚眾作亂。
原因大概是因為,在當時种師道和李綱被罷免之後,太學的學生還有民眾們齊齊的伏闕上書。
所謂的伏闕就是跪倒在宮殿門口。
對於這些人,趙桓的命令是,若有如此行徑者,按軍法從事,有司當可先斬後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