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聞名的西軍,在那個時候就已經打出了名氣,實力不弱。
不管是种師道還是李綱,當時也算是赫赫有名。
當時的西夏,可以說已經被宋軍給打的怕了。
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在童貫率領精銳部隊攻打西夏的時候,卻因為他本身的智慧,從而導致大將劉法陣亡。
軍隊震動,但他卻隱瞞此事,隨後更是報捷,最後更是將秦,晉,兩地的軍制破壞的體無完膚。
而後平定方臘,倒是沒什麼好說的。
畢竟農民起義軍,戰鬥力也就那樣,自古以來能夠起義成功的人,都是少數。
而後伐遼,才是真正的問題所在。
宋金兩國,海上之盟,聯合滅遼。
當時的遼國可以說已經是病入膏肓,無力迴天。
遼國當時的明珠,耶律大石算是不出世的偉人,但也對當時的局面沒有辦法。
而就以當時的情況下,童貫二十萬大軍攻打燕京,遼國好不容易,湊出了一萬殘兵,交給了耶律大石。結果白溝一戰,就在距離燕京一箭之地的地方,耶律大石一萬殘兵大敗童貫二十萬大軍。打的宋朝不敢向前。
也充分的顯示出了宋朝的無能和懦弱。
不過童貫也是個人才,緊急聯絡金國,用百萬貫銀錢贖回一座空的燕京。
為什麼是空的?因為當時童貫和金國約定,只要金國攻下燕京,燕京裡面無論是人口,財物,亦或者是其他的一切,他都不要,他只要一個空城。
雖說當時的燕京是遼國之地,但遼國本身的人口就不算多,實際上,大多數燕京的住民,也曾是無可奈何的漢人。
之後,屠城,焚燒,劫掠。
偌大的燕京,真的成了一個空城,一個死城,數十萬民眾,百不存一,日日苦守,夜夜展望,最後的王師做出來的竟然是這樣的一個選擇。
不知道對於那些,依舊心向宋朝的漢人子民來說,他們的心中,到底在想些什麼。
然而即便是如此,宋徽宗還以為童貫收復燕京有功,封他為三公之一。
說到這裡,是不是有一些諷刺?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童貫,和他一個等級的,趙佶的朝中,還有四個。
分別是王黼,梁師成,朱勔,李彥,人稱六賊,把持朝政,無法無天。
而趙佶卻全然沒有一丁點的注意和察覺。
還以為,天下尚且還算是不錯。
嬴政:“所謂的奸人當道,倒也不過如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