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李二憑什麼排名第二?不還是撿的隋朝的遺產?被突厥暴打,還殺了自己的兄弟,更是囚禁他的父皇,為整個唐代都埋下了一份內亂的種子。
更為重要的是他還篡改史書,這樣的人,也能夠排名第二?
憑什麼第二?”
眾人聽得都是忍不住倒吸了一口涼氣,好傢伙,這是上來就給了一個猛料啊。
其實後人對於唐太宗李世民到底是不是篡改過史書這件事情上面,多少還是存疑的。
其實大多數人都覺得,憑藉李二的氣魄,他頂多就是過去看了一眼,看看怎麼記載的,隨後該怎麼寫就怎麼寫。
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因為李二也沒有殺死誰。所以按照當時的情況來推斷的話,其實李二不應該背這個篡改史書的鍋。
頂多只能夠說他開了一個壞頭,什麼樣的壞頭呢?
那就是在唐朝開始之前,除了史官以外,誰都不能夠去看史書上面記載的東西。
但是李世民這麼一開頭,也就導致後世的許多資料多少是經過了一些美化和篡改。
史書的真實性從唐太宗這裡就打了一個大大的疑問號。
至於他真的有沒有篡改史書,當然是沒有的。
他閒著蛋疼去改史書了麼?當然不會,真要改史書的話,那唐代的史官估計也不會寫玄武門之變寫的那麼嗨。
將尉遲恭詳細殺人經過都完全給寫了下來。
這個東西吧,太離譜了。
那些史官都是有風骨的人,真要大規模的顛倒黑白,前面就有清楚的例子擺著的。
頂多就是一個頭可斷,血可流的局面。
因此,所謂的篡改歷史,實在是無稽之談。
至於溫大雅的那本,大唐創業起居注。
這麼說吧,這玩意兒一直沒有被禁止,而且上面寫的東西有些過於離譜。很多東西都摻雜了一些玄幻的色彩,同時。
溫大雅的這本書,是在李淵的授意之下寫出來的。
所以與其把他當史料的話,那就有些太扯淡了。
在這本書裡面,李淵可謂是雄主,各種操作精彩至極,向突厥示好,打出尊隋的名號,廢除楊廣,擁立代王,隨後挾天子以令諸侯。
再交好李密,奪去天下,每一步的策略幾乎都是無比的完美,而李世民在其中扮演的則只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
這可能嗎?
或許有人不知道李世民在造反之前身上的名號。
叫做。
秦王、尚書令、領右翊衛大將軍、加右武侯大將軍、太尉、陝東道大行臺尚書令、加號天策上將,領司徒,位在王公上,邑戶至三萬,加左右十二衛大將軍、中書令,外再加許禁中騎馬,劍履上殿,贊拜不名。再加上柱國,雍州牧,涼州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