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給天下定下來的策略其實不算太過於難理解。
先南後北,現在南方基本已經平定。
最後剩下的,也就只有佔據北方的一個後漢。
後漢的實力遠不足與宋朝相提並論,但他們有著遼國的支援。
前一次出兵攻打,都因為遼國的救援而導致功敗垂成,後面的事情,依舊是虛無縹緲啊。
其實也不怪趙光義被人黑。
趙匡胤攻下南唐之後,進攻北漢,正是自己文治武功最為巔峰的時候。
改革制度,興修水利,輕徭薄賦,加強軍隊戰鬥力,各個方面齊頭並進。
可以說在趙匡胤的帶領之下,宋朝其實已經有了一統的氣象。
現在的遼國也並不穩定。
蕭太后尚且還在和群臣們互相之間爭鬥,這應該是一個相當好的局面。
然而,隨後就在一個夜晚之中,趙匡胤叫趙光義一同飲酒,共宿宮中。
結果第二天,趙匡胤暴斃而亡,年僅五十歲。
本來如此,趙光義謀殺的帽子也扣不上去。
但當時趙匡胤的大兒子趙德昭,已經是二十九歲,也可以接替皇位。
然而隨後皇位沒有落到趙匡胤兒子的頭上,反而是落到了趙光義的腦袋上。
這就相當的耐人尋味了,其中的事情,也甚少人能夠明瞭。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湘山野錄之中,斧聲燭影的說法大行其道。
但也如前文所說,並沒有太大的可能。
但終歸也只是一個猜測罷了。
“獎勵,到底會是何物呢?”
趙匡胤忍不住抬頭。
他心中有些悸動,希望會是他想要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