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城太極宮內,李二搖頭擺尾地呤道:“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歲。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好詩,語言簡煉,通俗易懂,難得的好詩……
吟誦完了後,李二彷彿人來到了原上,看見原上已荒草悽悽,百花盛開,不禁沉浸在其中……
長孫皇后來了,親自端著一碗蓮子羹的長孫皇后看見李二發愣的樣子,輕輕地一笑。
李二,出現這幅模樣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二哥……”長孫皇后在李二身邊站住後,輕輕地呼道。
啊,李二醒悟過來,衝著長孫謙意地笑了一下。
“觀音婢,你說那個小子,現在在隴西……”李二坐在桌案後面,手指頭輕輕地在桌案上敲撻著。
對李二的問話,長孫嫣然一笑,站在李二後面,揉搓著李二的肩頭,說道:“陛下,朝庭裡有那麼多的事需要你這個皇帝去處理,你還不煩,怎麼還拿個小孩子來憂心?”
“呵呵,觀音婢,你不知道,朝庭裡的事,的確是很煩人,可這陳玉的詩,看了後卻不但不煩人,甚至還可以稍微緩解一下煩燥的心情……”
“還有,觀音婢,宮外面不是有人說,聯是在馬上取得的天下,武力上……可是在文風上,朕卻沒有任何的建樹,現在出了個十四五歲做詩的小天才……”
聽到李二這麼說,長孫的臉上也出現了怒容,朝堂中的確有一些人很可惡,有正事不去做,找李二的渣,倒是大行家,他們那些人……
“觀音婢,你說,陳玉那小子在隴西也不知道有沒有再作新詩,盧國公也真是的,上的奏摺上淨寫些那小子胡說的話,詩卻沒有附上一首……”
“陛下,盧國公奏摺上寫的那可都是需要你批閱的國事、大事,你……”長孫皇后輕拍了一下李二的肩膀,提醒道。
“是,是,朕錯了,算那小子說的話還有一點瞎道理,明天朕就把盧國公上的奏摺發下去,讓群臣議一下再說……”李二把長孫從身後拉了過來,坐在了自己的腿上。
“呵呵,陛下,呵呵,你看了這首《原上草》,不覺得這首詩還有些不全麼?妾身可是聽說了,宮外面有很多人,都認為這首《原上草》後面似乎應該還有幾句才對,那樣才顯得完整些……”
啊,這,應該不會吧?那小子……後李二又勃然大怒,甚至連自己最心愛的茶杯都給砸了,如果真的是那樣,自己就把那個賣詩的臭小子……
五十貫三首詩,還大優惠?
可這個事,連深居宮內的皇后連知道了,怎麼就沒有人和朕這個皇帝說?是看不起朕這個皇帝,還是……
“春風得意馬路疾……”
陳玉現在真的是很得意,雖然人不在長安城,更不可能一日看盡長安花,不過看看這祁連山的風景也很不錯,能一日遊遍祁連山也是不錯。
呵呵,再看看自己身後緊跟著的普洛部族首領扎卡一干人,呵呵,這搞外交也不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