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二年三月初三辰時,長安西市一家胡人小酒肆裡,也許時間還太早,客人並不多,胡姬庸懶地倚靠在櫃檯上,雙眼無神地盯著店外……
酒肆內的一個角落裡,卻有三個書生和一個穿著粗布衣衫,十五、六歲的清秀少年湊到了一起。
“陳玉,你小子快點拿出來,晚了,酒肆的客人就來了,到了那時……”一個書生向粗布衣衫的少年催促道。
“是啊,陳玉,你快點拿出來,要是被人看見了可不好……”另外兩個書生也是不停地催促。
在三個書生不停的催促下,清秀少年從自己的衣袖中取出一張寫有字跡的草紙來,遞給了其中的一個書生。
書生接過,看了看後,輕聲吟道:“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好,好,好,好詩,好一首《鹿柴》……”書生吟完後,和其他兩個書生都不由得連聲叫好……
能不好麼?這可是詩佛王維的大作,流傳了千年的名篇,賣,咳咳,賣給你們三個不學無術的紈絝可真的是浪費了……
“各位,這首《鹿柴》標價十貫,你們三個人誰要啊……”陳玉又笑嘻嘻地說。
十貫,這價有點貴啊?聽到陳玉要價十貫,圍著陳玉的三個書生,都皺起了眉頭。
現在的長安城裡,僱傭一個壯勞力,一個月還用不著兩貫錢,十貫錢,一個壯勞力,要足足幹夠五個月,還要不吃不喝,才能夠掙得到……
顯然,三個書生也不是富貴人家出身,要一次性的拿出十貫錢來,買一首詩,有點難為他們了。
“各位,你們也想想啊,有了這道詩,今晚怡紅樓,在眾多同窗面前,詩月姑娘那裡,拔個頭籌,說不定就成了好事……”陳玉慢慢地拿起酒壺,給自己倒了一杯,喝下後,不慌不忙地說道。
這濁酒真的是難喝死了……
唉,沒有啤酒、白酒,就不說了,有西域的葡萄釀也行啊,這濁酒簡直就是度數高一點的劣質醪糟,看著還有些發綠……
唐朝人啊,這生活質量真的是太不行……
“陳玉,你的這一首詩,就要十貫錢,是不是也太貴了,能不能……”一個書生問道。
陳玉搖了搖頭,《鹿柴》可是王維的名作,能流傳千古的,就賣十貫錢,已經是白菜價了,你們三個紈絝還嫌貴?你們三個紈絝不買,有的是人買。
沽名釣譽的人,任何一個時代都不會少得了。
“好一首《鹿柴》,哈哈哈……各位,這首詩,你們不要,我黃胖子要了,不就是十貫錢嗎?”
就在這三個書生猶豫之時,從酒肆外面闖進來一個穿著絲綢衣衫的大胖子,一把就搶過了書生手裡的草紙,仔細地看了看後,大聲地說道。
“黃胖子,你不做你的生意,跑這裡來幹什麼……”有一個書生顯然認識這個剛從外面闖進來一個的胖子,不由得怒目而視。
“喲,張天明,難怪,難怪,上一次在怡紅樓裡,你的那首《怨情》,在眾人面前,拔了個頭彩,把詩月姑娘迷得,還以為你張天明一夜之間變成了個大才子了……呵呵,原來你小子是在這裡買的啊……哈哈哈……”黃胖子對著張天明大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