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09都在床上沒睡醒。
第二節課的間隙,窗外的廣播裡響起了《小白楊》的歌聲,是他們昨天晚上的現場錄音,效果有點尷尬。
走廊裡也有人在跟著大聲地哼哼。
齊有糧第一個被吵醒了,努力清醒過來,發現是《小白楊》,還是他們昨晚唱的錄音,能很清晰地在一眾合唱聲中聽出管東豪帶點京腔的怪音。
他把大家都叫醒。
聽了自己的歌聲上了廣播,他們才發現唱歌和聽歌這效果完全不同。
李建軍尷尬地笑道:“這下丟人丟大了,早知道叫項聖曦先把小樣給我們。”
管東豪已經坐了起來,聽李建軍這麼妄自菲薄,不服氣了,說:“重點不是唱功,是創新。”
大家都認同了他的說法。
齊有糧躺床上不想起來,懶洋洋的,說:“我堂嫂倒是說了,他會把小樣翻一個給我們的。李建軍,你國慶節和我去我大伯家一趟,把翻錄的小樣拿回來。我堂嫂好像還有話和你說。”
李建軍也想以後要給他堂嫂的曲藝團多哼幾首,這報酬還要她幫忙提的,就答應了。
h城的秋天是最宜人的,加上國慶的氣氛,李建軍和齊有糧倒了兩次車,一路上都感覺得出人們從心底散發出來的喜樂。
齊有糧雖說借住在大伯家,但他平時沒課的時候總喜歡往大伯家跑。可見,他們的親情很濃。
那天看他和堂嫂龐如汀的相處,就知道他們之間很舒適親密。李建軍之所以答應跟他過來,也是喜歡他們這種家庭的氣氛。
從公交車上下來,不到五十米就到了一個小區門口,傳達室有兩個老者在下棋。
見了齊有糧,傳達室門口的那位對他點了點頭,笑道:“回來了?”繼續下棋。
看來和齊有糧很熟悉了。
小區有五幢六層的大樓,前後排著。其實不應該叫小區,也就是一個大院。
李建軍跟著齊有糧來到第一幢臨街的大樓,上了三樓,齊有糧摁了下門鈴。
很快,聽到裡面有聲音,問:“誰啊?”隨即就開了門。是個六十多歲的男性。
他一頭白髮,精神不錯,個子蠻高的。見了他們,笑著說:“你是李建軍吧,早就想見你了。這不,一晃就好幾年了。”
李建軍還沒反應過來,這是說的我嗎?自己什麼時候和這麼一個長者有過交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