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是三百斤,折算到現在的計量單位是240公斤,第二種是100斤酒壇,折算成現在的計量單位是八十公斤,第三種是十斤重的酒壇子,大小和一隻小型號的水桶差不多重量達到八公斤。
最後一種規格就是最小的,就像籃球那麼大,容積是五斤的量,摺合到現在的計量單位達到四公斤,為了最大限度節約空間,四種規格酒壇子被哪放的整整齊齊,密密麻麻。
五斤的酒壇子被馬放了超過三層,十斤的酒壇子被碼放了五層,100斤的酒壇子被碼放了三層,三百斤的酒壇子也被碼放了三層,大大小小加起來疊加的層數超過了十四層的高度。
十四層的高度剛好是密室的空間高度,好在中國製成的酒壇質量絕對過硬,被碼放了這麼多層次,居然沒有任何破損,還可以承受這麼多的壓力,真是不可思議。
出現在眾人眼前的就是一道由中國特製的醬紅色酒壇組成的牆面,用手電筒照了照酒壇子中間的空隙根本就看不見裡面有多深有多大。
只有這個小山一樣的酒壇子搬空才可以知道這座密室到底有多大的空間,裡面還有什麼樣的秘密沒被眾人發現。
這下好辦了,直接就把酒壇子組成的牆面拆開,把上面的酒壇一點點的搬運出去形成一條通道,人就可以留著這條通道進入密室清楚裡面到底有什麼東西。
所以眾人開始七手八腳地搭折疊梯,有哈登負責把最上面的一層酒壇子一點點搬下來,然後接力形式再到裝運工把所有搬下來的酒壇子原封不動小心翼翼地搬運到一號卡車的車廂裡面進行仔細的登記擺放起來。
人多力量大五斤十斤的酒壇就像傳送帶一樣,被傳送到卡車車廂裡面,安放在一起,可是到了100斤重的酒壇的時候,必須得有兩個壯漢一起抓住酒壇兩邊的耳朵可以把這只酒壇提起來,非常費力地往上搬運。
可是到最後一層三百斤的時候,只有克裡斯一個人才可以搬動一隻酒壇,兩個裝卸工一起用力還可以勉強搬動三百斤的酒壇。
早在楊勇車隊裡面每一隻貨車都存在配屬一隻鈦合金小推車,這只鈦合金小推車可是當了大用了,小推車正好運送一壇酒。然後由卡車後面的起重升降機運送,這樣才可以把一隻酒壇從地下室運送到卡車裡面擺放,所有的員工正在進行搬運工作之後。
楊勇卻閑了下來,克裡斯打碎的那隻三百斤酒壇放在自己面前仔細的觀察,楊勇發現酒壇的封口非常具有特色,因為酒壇最外面有一層棕紅色的封泥。
把這些封泥打碎裡面是和酒壇配套形成的陶製酒蓋,把酒蓋掀開,裡面還有一層棕黃色的封泥。把封泥打碎之後入眼簾的居然是一層像端午節吃粽子的粽子葉一樣的樹葉碼放在裡面?形成了一層保護膜。粽子葉下面是一層紅棉布,紅棉布下面是木製酒塞,在這下面才是真正的百年美酒。
真夠奢侈的光酒壇口封閉的措施就達到了五層之多,這樣可以保證這些百年好酒不會散發出一點點酒味,起到了很好的封閉作用,把這些百年好酒儲存起來幾百年都不會出現一點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