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都燕京,華夏智庫研究中心。
辛卯一身白衣,安靜地站在觀測臺邊,不時朝前面看一眼,全無平日裡的跳脫模樣。
觀測臺邊,頭髮花白的老人神情肅穆,除錯身前複雜的儀器裝置。
辛卯的目光始終停留在在觀測臺正中央內,層層保護罩中懸浮著幾滴淡藍色液體。
藍色液體在真空的保護罩中緩緩飄動,不時閃過一道藍色光芒。
辛卯有些不安,他上前幾步小聲說道:“老師,真的要……那麼做麼?是不是太冒險了?”
辛卯身前這位鬚髮皆白的老人,正是華夏智庫研究所的兩位首席科學家之一——李九宮教授。
李九宮教授天縱奇才,年輕時曾多次獨挑大樑接下華夏國家的攻堅科學專案。
對華夏的工業建設、材料科學、生物科學都有極其卓越的貢獻於成就。
後李教授進入燕京大學任教,同一時期與同學創立了華夏智庫。
李老的學生秉持著“知行合一,嚴謹鑽研”理念,在華夏的各個領域多有建樹。
在他的努力之下,華夏智庫也從一個民間的研究機構,漸漸成長為能夠與國家合作的經營組織。
李九宮教授聞言,呵呵的笑了,說道:“小辛,你覺得我們如果用正常途徑要破譯,需要多少時間?”
辛卯在心裡估計一下,試探著說道:“三個月?”
哈哈哈!李九宮教授指了指辛卯:“你這個小滑頭,說心裡話!”
見什麼都瞞不過老師,辛卯撓撓頭只好說出心裡話:“學生覺得,沒有半年的時間很難破譯這種物質。”
李九宮教授點點頭,嘆了口氣:“是啊,按照穩妥的步驟來至少要半年,太慢了。”
銀翼軍團將在兩個月後,也就是明年年初出征,如果能破譯戰場上繳獲的淡藍色膠體,對新軍無疑是一個助力。
李臻,如今高居新軍軍團長之職,看似風光無限萬眾矚目。
可是這明裡暗裡看著他的人,不計其數。一個不慎李臻就將落得個萬劫不復的下場。
李九宮教授想起自己的得意門生,不知第多少次說道:“要是你師兄還在就好了,有他在……”
“研究一定事半功倍嘛,對吧老師?”辛卯忍不住要翻個白眼,不禁說道:“老師,您這話說的我都倒背如流了。”
李九宮這輩子最得意的弟子有四個,可惜的是他們一個從商,一個從政,一個從軍。
唯一一個留在身邊極有天賦的辛卯又是個跳脫性子,時常令他頭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