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師,怎麼了?”
“發生甚麼事了?怎麼情緒感覺不太對?”
“劉老師也有煩惱的事情嗎?”
“是不是工作上遇到什麼難關了?”
劉東看到這些評論,於是隨手做了一些回應。
“沒事,只是今天見識到了真正的天才,讓我有些懷疑自我了,懷疑自己這麼多年的工作到底值不值得,還是在浪費時間?”
評論更起勁了。
“怎麼會?國內還有比劉老師更厲害的可控核聚變專家嗎?”
“怎麼能說不值得?我們也是一步又一步發展到現在,達到了世界頂尖水平,這與劉老師的功勞密不可分。”
“就是!千萬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懷疑自我。”
“您可是我們實現可控核聚變的希望。”
“什麼樣的天才?難道我們的核聚變裝置又有新的發展了?”
劉東看到這些評論之後,表示了自嘲。
“以前我也是這麼認為的,直到今天我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了,大半輩子的心血全部白費了,不過好在的是現在後繼有人了。”
“國內最厲害的可控核聚變專家,這個可不敢當,至少今天我已經見識到了水平比我高太多的人。”
“而且我也不是能實現可控核聚變的人,現在我已經清楚認識到這個現實了,那就是託卡馬克裝置永遠也無法實現可控核聚變。”
評論區更加火爆了,網友們開始激烈地討論了起來。
“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怎麼劉老師今天感覺很消極啊?”
“是啊!可不能影響到我們的專案進展啊。”
“聽這意思,好像是否定了自己過去所有的工作。”
“這怎麼行?你們的工作明顯非常偉大,而且有意義,把我們國內在這個領域一下弄到了世界最頂尖的級別,並且未來可期,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能讓劉老師懷疑人生?”
“見識到了什麼天才?怎麼話只說一半?”
“託卡馬克裝置無法實現可控核聚變?這不是人類最有希望的模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