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火器的研發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得先提前給他們下個任務,讓他們去折騰。
一遍不行就來五遍,五遍不行就一百遍,一千遍!
總之,火器是一定得搞出來。
無論花多少錢,多少人力物力,都必須搞出來。
趙桓是鐵了心的!
皇帝不僅畫畫差點醜哭所有人,還當場耍無賴,別問朕,朕可不知道這是怎麼搞的,這東西朕是怎麼知道的?
朕是穿越者……哦不,朕乃真命天子,天道所授也!
說完突火槍的事,趙桓便開始詢問目前兵器的事情了。
作為生活21世紀的人,聽到的中國古代兵器最多的可能是赫赫有名唐刀。
可惜唐刀在宋代失傳,失傳的主要原因有幾點。
唐刀對鋼鐵材料的要求很高,中原地區的鐵礦無法達到要求,或者說已經知曉的鐵礦無法煉造唐刀。
盛唐記載,最好的鐵礦在西域和漠北。
其中漠北的“謙河”流域的黠嘎斯部落的鐵礦非常豐富,質地皆是上乘,名為“迦沙”,為兵絕犀利。
謙河就是葉尼塞河,在後世的蒙古與俄羅斯邊境。
盛唐時對這些地區的突厥各個分支部落有強大的影響力,資源不是大問題。
鍛造唐刀的鑌鐵來自西域,安史之亂後西域通道已斷,況且宋朝與西域中途有吐魯番與黨項。
有通途也不會放這些戰略物資透過,沒有充足的原料,鑌鐵刀在宋朝僅少眾人的藏品,不可能成為大軍的制式裝備。
宋朝蜷縮在東南彈丸之地,沒戰馬沒鐵礦,唐刀自然也造不出來。
這是原因之一。
第二個原因,宋朝因為缺馬,沒有騎兵隊伍,要對抗北邊遊牧民族的騎兵,需要更長的刀。
這個時候斬馬刀就出現了,其實斬馬刀是根據漢朝的斬馬劍發展來的,斬馬劍一度被拋棄,到了宋朝又開始流行。
唐刀長約一米左右,刀身筆直,不過兩指寬,透露出如劍一樣的靈秀,但卻有著自己獨特的殺氣。
宋朝斬馬刀一般在1.2米到1.6米長,有的甚至長達2米,刀柄和刀身都很長,需要用雙手握住揮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