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並未去掉大宋流傳下來的臨時委派的制度。
大宋的臨時委派制度可是出了名的,例如遼東並無最高掌管。
李綱的判遼東府事,其實只是臨時派過去統管。
秦檜也是一樣,他是判南海諸國府事,身份卻更像是皇帝的特使。
他擁有軍隊的指揮權和調派權,但軍隊的軍餉卻不歸他管。
軍餉專門有人從廣南新府運發到南海各地。
且他這個臨時的判南海諸國府事,在五年任期滿後就會回東京。
這意味著,被他調遣的軍官們,並不能一直依賴他。
軍官們自然不會鐵了心一直效忠他。
秦檜也是知道這一點的,自己畢竟是個文官,未來還是要做到中樞裡,才能真正去影響一個時代。
他現在在南海做這些事,並非為了專權,或者玩尾大不掉的遊戲。
而是為將來自己的政治道路鋪墊。
看完秦檜的奏疏,趙桓的確選擇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他沒有責怪秦檜,也沒有鼓勵或者表彰。
似乎一切都非常正常。
在趙桓眼裡,南海還太原始,他並不想花太多的精力去關注。
他的時間是有限的,他要將這些有限的時間都用在西征的路上。
南海已經分封完畢,就讓他們自己去折騰吧,就讓秦檜去折騰吧。
總之,交子必須儘快湧入南海諸國,越多越好。
南海諸國的港口越多越好。
不過,趙桓覺得秦檜的奏疏裡有一條說得很對,並且也表現出秦檜高超的治國才能。
在朝廷大臣們對南海的看法,都是透過教化和經濟扶持來去建立南海諸國的時候,秦檜已經開始在那邊鼓勵生育了。
南海諸國有一個最大的痛點,也是經濟的瓶頸:人口。
人口是消費力,同時也是勞動力。
秦檜的策略可以說是非常大膽,也非常奇葩,他不是透過罰來促進生育,而是透過獎。
他知道,南海諸國的老百姓口袋裡是一乾二淨,罰是肯定沒得罰的。
但每個人都渴望吃飽飯,獎賞的動力一定更足。
而且秦檜也受到了趙桓的影響,對財入民間的做法堅定不移。
只不過,大宋是靠民間勞動力來拉動經濟和百姓的收入水平。
秦檜靠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