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參知政事則似乎也不太關心郭懷義的死活,只想著說,藉此機會讓劉彥宗脫一層皮下來。
而眾大臣的心思還在發在大相公虞允文身上,看他怎麼來說。
心照不宣,郭懷義下臺,對虞允文肯定是最好的。
他可以有機會安排自己的人去經略遼東了。
朝堂上死靜一片,彷彿一根針落在地上的聲音都能聽見。
趙桓淡淡道:“沒有人說話了嗎?”
“陛下,劉御司所行,確有不妥。”
“臣附議!”
“臣附議!”
……
彷彿開了一道閘口,一瞬間就出列了十個大臣。
很顯然,大家現在要狠狠參劉彥宗一把。
形勢變得非常微妙。
劉彥宗是誰的人?
虞允文?周朝?還是陳暘?或者軍督府?
都不是!
督察院和御史臺是獨立開來的,督察百官的。
他是皇帝的人!
他的言行代表了皇帝的意志。
現在,大臣們是對皇帝縱容劉彥宗有意見了。
皇帝的目光開始變得鋒利起來。
趙桓道:“周相公,你有什麼話要說?”
一邊一直沉默不言的周朝終於開口了:“陛下,此當務之急,非劉御司之行,而是遼東之案,此案牽連之廣,窮盡遼東官場,若處理不當,孔會引起戰事。”
趙桓目光轉移到虞允文身上:“大相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