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529章 廣南新府政論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29章 廣南新府政論 (2 / 3)

虞允文在廣州到底是什麼稅收政策?

為了激勵廣南東路的對外商貿,擴大中土對南洋以及更遙遠地區的經濟滲透,從而在更廣闊的地方推行交子。

虞允文上臺後就在廣州府南部的新安縣深圳)劃定了廣南新府,凡入駐廣南新府的商社,收稅降低到百抽五。

這是什麼概念?

靖康新政前,大宋對商社收稅是百抽二。

趙桓上臺後,依靠打了一次勝仗,威信空前暴漲,手裡又掌握了軍隊,強行將稅收提升到了百抽十五,最高達百抽二十五。

其中以瓷器、絲綢和玉器等行業為代表的高階行業,因行業本身暴利,為百抽二十五。

現在降低到百抽五,足足讓出了二十的空間。

這種政策給大宋對外貿易無疑打了一針強心劑。

但虞允文之心也昭然若揭。

在大力扶持廣州的時候,原本的杭州港和密州港的地位受到了巨大的挑戰。

杭州和密州權力糾紛錯綜複雜,杭州是大宋開國時崛起的對外港口,靖康這十年,與密州和泉州一起成為了大宋三大港口。

是大宋對外輸出的主要前沿陣地。

其實際治理權掌控在康王趙構手中,但凡對外政策,皆需政事堂審批裁決。

所以,這三大港口是徐處仁和康王的勢力交復之地。

這三大港口在靖康新政的十年,打通了對南洋、注輦、大食的遠洋夷道。

最大的功勞是透過商貿連線,讓這些地方都設立了大宋交子兌換銀行。

可謂是趙桓金融帝國的先行者。

但隨著北方民生的復甦,以及北疆區域空前擴大,密州和杭州顯然不能再完全當作對外輸出之地來用了。

再加上朝堂政局的變動,新的執政者需要新的政績,廣州府的廣南新府便應運而生。

廣州府新任的知府何永福是虞允文親自挑選,走馬上任。

半年的時間,廣南新府已經有十家大型遠航夷道商社入駐,朝廷成立了西夷遠航商社,由朝廷直接管轄,相當於皇家商社。

名義上歸商部管轄,實際直接聽命於首相和皇帝。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