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415章 不戰而滅人之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15章 不戰而滅人之國 (1 / 3)

卻說皇帝將岳飛召回了京師,設了拜將臺,向全天下人昭告岳飛為西北戰區都督,統管西北戰區所有軍政。

在靖康七年初,樞密院和軍督府也聯名向皇帝提出新兵力部署。

將西北戰區總兵力增加到六十萬,以四十萬正規邊防軍和二十萬廂軍組成。

與岳飛一同北擊耶律大石的張才、彭暢、張憲等人都得到晉升。

楊再興、王貴、徐慶等人也記功,隨後以岳飛提交的戰功作為參考,來獎賞和晉升。

轉眼,已經到了靖康七年。

這年年初的總結匯報非常特殊。

雖然靖康六年,整個大宋被糧食拖住,遇到了許多難題。

但無論是蒸汽機的出現,還是華興紡車的出現,或者說是專利法的正式頒發,都對大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當時,這種影響還沒有人感受到。

但是,現在,朝廷諸公已經從財務的賬目上明顯看到了變化。

唐恪的商部下所有朝廷商社都將裝置翻新。

例如杭州品造局,已經在三個月前全部換成了華興紡車,這三個月的出貨量翻了6倍!

人工成本和時間成本各自壓縮了一半由於。

例如在河東路挖煤商社,利用蒸汽機抽水,效率提高了20倍!

煤礦裡是有積水的,以前都是用人工將積水取出來,但現在不同了,蒸汽機直接抽水。

不僅如此,像朱青這樣的糧商,已經開始嘗試將蒸汽機投入到南方水田的抽水中。

而朝廷下令興建的大宋第一條鐵軌蒸汽機車,對鋼鐵大量的需求,則拉動了煤礦行業、鍊鐵行業等諸多基礎行業。

這份漂亮的彙報最後給了皇帝一個滿意的答覆:靖康六年,朝廷總收8億貫。

比靖康元年的8千萬貫要增了10倍!

而這個數字還不能如此簡單來算,靖康元年的大宋朝廷收入結構是非常不合理的。

無論是農稅還是商稅,都有諸多雜稅在裡面。

新的稅制,雖說商稅大大提高,但商人的收入水平普通都提高了。

雖說大宋的西北剛剛經歷了一場戰事,但朝堂上的相公們卻興致勃勃。

從未有哪朝哪代,像現在的大宋這樣,擁有海量的財富。

並且,這樣的財富,還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增長。

在這樣的發展下,多方共同受益。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