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國那種彈丸小國,總人口也不過五十萬。
全國能動員的總兵力才五萬,遠遠沒有到全民皆兵的地方。
並且,因為這裡的氣候條件優越,種子掉在地上,很快就能長出糧食,熱帶雨林彌補,樹上到處都是果子,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讓這裡的人非常懶。
九龍江平原的沃土,交給占城人手裡,是暴殄天物。
若是換做勤勞的華夏人民來,早就全部開發好,並且糧食一年比一年多。
張浚手下大將曲端是一個心狠手辣的人,他在升城平定交趾舊貴的方式就是屠殺,幾乎殺了一半。
而這一次他是滅占城主力軍,方式同樣是屠殺。
占城軍中有不少象兵,它們高大威猛,衝撞力和忍耐力極強,但在宋軍的神臂弩狂攻下很快就敗下陣來。
第一戰,占城軍就大敗而歸,被斬首五千。
占城國王立馬認慫了,連夜寫了兩封投降信,一封是交給趙子崧,一封是託人十萬火急送到大宋帝國的京師,呈遞給天下共主,大宋皇帝陛下。
當然,除了投降書,他還寫了兩封求救信。
一封是給真臘國主,一封是給暹羅國王。
在信中,他告訴真臘國主和暹羅國王,如果占城被滅,暹羅和真臘就會是下一個被滅的目標。
可惜,真臘國主和暹羅國王,都不願意得罪天朝上國。
事實上,沒有哪一個國王,沒事願意跟大宋開戰的,交趾滅亡是前車之鑑。
真臘和交趾在南方次大陸爭雄數百年,各有勝負,但大宋皇帝陛下一怒,交趾就嗝屁了。
若是大宋皇帝陛下再一怒,下個嗝屁的是不是就是他真臘了呢?
對於真臘國王來說,小心翼翼侍奉大宋還來不及,怎麼可能摻和進來?
暹羅王的態度就有不一樣了,雖然不願意得罪天朝上國,但一顆心卻是癢起來。
畢竟,暹羅和大宋不接壤,暹羅在占城的西南,暹羅的北面還有羅斛國,羅斛國東北面還有真臘,真臘北面又是大理。
大宋要打暹羅,就得先佔領占城,從占城國出兵。
但大宋即便是從占城出兵,也是孤軍深入。
從占城到暹羅王都,得十天十夜,中間是漫長的無人區,又有熱帶雨林,崇山峻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