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王與大哥兒議論書畫之事。”
趙桓只是點了點頭,並未再說什麼。
但他敏銳察覺到,這事背後有趙佶的影子。
鄆王趙楷是趙佶的第三子,也是趙佶三十一個兒子中,最帥的那個,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趙佶是一個典型的藝術家人格,對一切美好的東西都非常喜愛。
比起當年那個病懨懨的太子趙桓,鄆王趙楷簡直就是完美的人。
不僅如此,當年趙楷還偷偷參加了科舉考試。
那一屆的考試,趙楷奪得了進士頭榜,沒有人知道那個頭榜是趙楷,事後趙楷跟宋徽宗趙佶說了,趙佶對趙楷更加喜愛。
與這樣的人比起來,那個時候的趙桓,保守、怯弱、呆板,在外人看起來,簡直就是廢物與天才的差異。
這特麼是小說中才會出現的橋段,但歷史就是這麼安排的。
若不是完顏宗望兵臨城下,趙佶匆忙傳位,趙桓這個太子很可能被廢掉。
趙佶喜愛他的三兒子,趙楷自然也對老爹依賴得很。
趙桓囚禁趙佶,為此趙楷還當面斥責過他,但是那時候的趙桓,忙著跟金國打仗,沒什麼鳥工夫搭理他。
後來,趙桓也一直忙於新政。
他又不是胡亥,登基了就弄死自己的弟弟妹妹們。
那些親王,只要不搗亂,他是不願意見的。
在趙桓心中,新政才是最重要的,他將所有的精力和時間都放在了新政上。
他要投入一百倍的精力,去打造一個全新的大宋!
“看來有些人坐不住了!”
一大早,皇帝就到了垂拱殿。
在垂拱殿等候的有大宗正事趙仲琮,魯郡公趙宏毅父子,魏縣公趙叔仁,還有即將崩潰的濟王趙栩。
原本這幾個人還在跟趙仲琮大吵大鬧,認為趙仲琮對他們不公。
但皇帝到後,就都老實下來。
“官家,官家,臣是冤枉的!臣是冤枉的!”
魯郡公連滾帶爬,向趙桓衝去,被邵成章攔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