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室在大宋是一個很特殊的群體。
大宋宗室主要分部在三個地方,東京、洛陽和應天府。
東京的宗室,是太宗趙光義一脈,洛陽宗室是魏王趙匡美一脈,應天府宗室則是太祖趙匡胤一脈。
仁宗以後,宗室人數暴增,所以朝廷設定了大宗正寺來管理宗室。
宗室成員是可以參加科舉做官的,只不過朝廷會定期撥錢養著宗室。
宗室裡有少部分子弟也在朝為官。
例如太宗一脈的趙士?niao),按照悲憤來說,還是趙桓的叔叔,現任鄭州觀察使。
這官職可不是趙桓開的後門,是政事堂按照其政績做的嚴格考核,來安排的。
例如太祖一脈的趙子崧,任淮寧知府,他的官職也是政事堂按照政績來做的安排。
不過,這只是極少部分,大多數宗室子弟都靠朝廷養著。
這些天潢貴胄,生下來一輩子都不愁吃穿。
尤其是太宗一脈,與當今皇帝更加親密,所以基本上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
許多有權勢的人,或者有錢的富商,都想與宗室結上一些關係,讓自己顯得更加尊貴一些。
但也正因此,宗室生活糜爛、腐敗,隨著人數增多,還加重了朝廷負擔。
就去年大宗正事趙仲琮給的最新人數彙報,整個宗室人口已經超過5萬人了。
大宗正寺要的錢一年比一年高,去年一年的花費達到1000萬貫。
這筆費用,趙桓更願意用來去獎勵給搞發明創作的。
更願意賞給邊關的將士們,即便是給到政績好的官員,也是好事。
卻要給到白吃白喝,還盡給他添麻煩的宗室。
這筆賬,趙桓怎麼算都覺得是虧的。
更何況,現在宗室們搞事,每年從他這裡拿這麼多錢還不滿足,居然將觸角伸到了朝廷的運糧,並且是最肥的一塊上。
犯了事,肯定要罰!
照顧到皇家的威嚴,罰這種事,不能昭告天下,不然皇家聲譽掃地了,他皇帝的威信也會受到打擊。
但一定要罰到,以後的宗室都不敢這樣恣意妄為!
並且,趙桓還要趁機解決掉宗室吃皇糧之患。
作為穿越眾,從現代管理學來說,企業的每一個員工都是潛力股,廢掉的員工,有一大半的原因是公司體制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