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災帶來的影響還未結束,京東路與河北路南部損失慘重。
進入八月份,雨水慢慢減少之後,在官府的組織下,百姓們回到家鄉,開始重建家園。
一大批的賑災款被撥發到河北路與京東路。
但還有很大一部分百姓南逃之後,沒有再回去,有的遷到京畿路,有的則南下到了兩浙路,甚至有人進入了富庶的荊湖路。
大批北方人口南遷,社會的衝突很快就暴露出來。
先是江陵府、杭州府等地的糧價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漲幅,後是當地人與外來人之間發生了很大的矛盾。
租房市場出現緊缺,導致市場上的租金增加,讓原本那些租房的人利益受到了損害。
而且,產業的形態和人口的湧進不成正比,某些地方的社會閒散人員增多,進而引發了一些社會治安問題。
總之,南方好幾個大城都出現了這樣的陣痛。
在九月十五日這一天,江陵府發生了一件令人震驚的慘案,剛剛從京東路南遷到江陵的一家人被滅了門,夫妻和三個孩子全部被殺。
兇手就是當地街頭的一個地痞。
原因是他們進入江陵府後,很快在商社找到了一份工事,丈夫一個月能有二貫錢,妻子在秀坊織布,一個月也能有一貫錢。
這樣的家庭收入對於普通百姓已經很可觀了,畢竟一天一家人吃飽飯最多隻需要五十文錢。
一個月吃飯的錢也不過才一千五百文錢,還能結餘一千五百文錢出來做別的。
原本遷過來以為有了幸福的生活,但沒想到卻喪了命。
這件事被一個邸報的工作人員寫在了頭版上,立刻在江陵府引發了轟動。
很快,這事就鬧到京師了。
之所以鬧到京師,是因為有人舉報江陵知府鄭閩買兇殺人,殺的目標正是邸報報社的那個叫顧清山的人。
人沒殺死,被皇城司救下來了。
這個案件立刻就從滅門案發酵到一樁知府大案。
要知道,江陵府的知府級別很高,算是從四品的級別了,地方大員!
買兇殺人這種醜事並沒有立刻被刊載到邸報上,卻以奏疏的形式,被送到了皇帝的御案前。
這下政事堂的人又睡不著覺了。
近五年,解決糧食問題是朝廷的頭等大事,而糧食的關鍵是在南方,其中荊湖二路是重中之。
那裡不僅僅有肥沃的江漢平原,還有縱橫交錯的湖泊。
無論是水稻還是小麥都可以種植,如論是漁業還是礦業都非常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