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人評價童貫,多有說童貫頗有軍事才能。
甚至有腦殘者說岳飛的軍事才能也無法與童貫做比較。
卻是對宋史的前因後果一無所知。
童貫可以說是摘了前人的果實,夏國在幾代人的蠶食下,已經變得十分虛弱,只要金國不崛起,夏國滅亡只是時間上的問題了。
但即便橫山這種戰略要地被宋軍侵蝕後,童貫卻打得一般般。
在趙桓超越過來的這個時代,東京並未淪陷。
靖康元年,夏國的確趁著金國入宋,南下攻佔橫山,甚至一度達到了涇原路和環慶路,後來在姚平仲、折可求、劉光世等人的反擊下,才被打回去。
且橫山的城寨也暫時保住了。
但這一次,李察哥的大軍直接插入宋境之內,李乾順更是親率大軍南下橫山,對大宋的城寨進行瘋狂圍攻。
趙桓要打贏這一仗,勝敗就在橫山,就在那七百里的瀚海大漠。
若大宋重新奪回橫山的控制權,夏國將徹底失去橫山的庇護,將徹底暴露在趙桓鋒利的刀刃之下。
同時,也失去了橫山肥沃的土地和糧食。
大局幾乎可以確定了。
此刻,意氣風發的皇帝,在神堂堡北望遙遠空寂的荒原,寒風將他的斗篷吹得在空中飄舞。
前去百里就是宋夏之交的橫山,在這百里之間,宋軍還有幾十座城寨、堡壘,它們密密麻麻分佈,在橫山以南和橫山之間,相互連線、相互呼應,構成一張結實的壁壘,將夏軍的鐵騎牢牢擋在了北邊。
想當年,李元昊作亂,在這片地域利用騎兵的機動性,對宋軍來回衝鋒,打得宋軍毫無還手之力。
直到神宗五路伐夏之後,城寨、堡壘在橫山遍地開花。
向來囂張不可一世的党項知道宋軍在這荒無人煙的大漠之間和橫山的絕嶺峭壁上修建起了城寨,不僅震驚,而且惶恐。
無論是深謀遠略的范仲淹、韓琦,還是一怒拓邊兩千裡的王韶,或北宋後期驚才絕豔的名將章楶,都已經將對夏的戰爭推進到了尾聲。
只需要一個人來終結了。
趙桓就是這個人。
靖康三年的臘月,從遙遠的漠北刮來的寒風,肆掠著整個西北大地,整個天地一望無際的白色。
唯有在殘忍的殺戮中,綻放出一朵朵鮮紅。
無數生命在這個冬天逝去,常埋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