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257章 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57章 斬首張沅!新學與儒學之役! (1 / 3)

劉彥宗道:“啟奏陛下,張沅抨擊新學,對抗朝廷,犯上作亂!”

趙桓道:“茲事體大,劉御司可有證據?”

“張沅已認罪!”

說完,劉彥宗便將張沅簽字畫押的罪狀呈報上去。

大臣們各個心中震驚。

趙桓接過罪狀一看,頓時怒意勃然。

“豈有此理!”

眾臣齊聲道:“天子息怒!”

趙桓殺氣森森道:“眾愛卿,當如何處置張沅,都說說看!”

大臣們心中皆是一跳,他們對皇帝的套路已經非常熟悉。

這個時候,皇帝不是在問他們的意見,而是強迫大家達成一致。

什麼樣的一致?

弄死張沅!

為何要弄死張沅?

當然是給舊學派看!

而皇帝正是要朝堂上這些人都站在新學這一邊,要讓他們每個人都說出張沅該死的話來。

此番以張沅的腦袋來為新學祭旗,隨後每一個人下去後,該如何支援新學的,都乖乖支援!

徐處仁立刻道:“陛下,新學推行在即,不得有絲毫阻攔,臣以為當將張氏發配邊疆,以儆效尤!”

唐恪道:“臣附議!”

大宋的太宰和執政都表態了,顯然,此事達成一致沒有任何阻攔了。

徐處仁和唐恪雖然也是儒學出身,但與大儒們不同,作為合格的政治家,進入大內宰執天下,他們更多思考的是政治層面的問題了。

平日裡拿著什麼聖人之道治國來做說辭,也不過是說辭而已。

當皇帝要強硬改變的時候,作為輔國宰相,心中雖然不願意,但出於政治的考慮,是必然會支援皇帝的。

在後世的歐美學術界,也有學者這樣評價過中國古代的宰相,他們大多懷有崇高的政治理念,嚮往著以儒學聖典來治理國家。

但往往事與願違,凡是都不可能達到儒家所說的聖王之道。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