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歷史軍事>回到宋朝之帝國崛起> 第228章 滲入軍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228章 滲入軍方? (1 / 3)

要想富,先修路。

這是趙桓制定的基礎國策。

交通系統在國家戰略中是至關重要的一環,也可以說,在每一次經濟騰飛的節點之前,必然都有道路系統的進一步完善。

當年秦始皇統一華夏之後,為了增加凝聚力,在全國修了七條大道,那都是功在千秋的事。

但趙桓這一次修路,是全新的一種方法。

以前是將熟土夯硬,現在是要用水泥。

早在水泥剛被研發出來的時候,政事堂已經組建商隊去開採水泥所需要的原材料。

並且趙桓與宰相們,也已經定下來了水泥製造局的分點,

現在主要的城市,都在建造水泥製造分局。

至於水泥的產量,要根據每一個城市所修的道路的需求量來申報。

而具體的規劃,政事堂已經規劃出來,工部配合商部的商虞司已經開始在各個分點開始嘗試生產水泥。

至少這個階段來看,非常順利。

而這些商隊被招到東京城,現在是要集體進行培訓,學習如何使用水泥,如何修建新的路。

這種水泥雖然很原始,但比夯土要強太多。

而且在水泥裡摻雜了碎石,這樣的公路夠趙桓用了。

不僅各地的新組建的商隊都來京師,四大副都的經略使和知府都來了。

接下來是長達一個月的學習和議政時間,皇帝專門騰出時間來見這四大經略使。

經略使的任務是與皇帝和宰相一起商定本地的接下來的軍政、民政、經濟的發展。

其中燕雲的主要發展有如下:

第一、擴充軍隊。

第二、農田的整修。

第三、水泥製造局的正常運轉,要保證修路的時候,水泥的產量是充足的。

第四、城市擴充和移民。

李綱提出將幽州建立為北方第一大軍事重鎮的建議,作為大宋北方最堅固的防線。

所以軍費的投資將是最高的。

他的這個提議也是趙桓的想法,以軍事發展幽州,帶動幽州的各項產業,等滅掉金國後再做轉型。

燕雲幾乎所有的軍費開支預算,全部都透過了,甚至來年的軍費預算,也過得非常順利。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