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稿中,編修者無視皇室,將山東士族中的博陵崔氏排為“天下第一”。
後在唐太宗的干預下,《氏族志》抬高了皇室,壓制了山東士族,但並沒有得到實際效果。
唐文宗時期,皇帝向宰相鄭覃求婚,希望鄭覃把孫女嫁給皇太子。
最終鄭覃無視皇命,把孫女嫁給了官居九品的崔氏。
為此皇帝雖惱怒,但卻無可奈何。
唐朝前期,“五姓七望”在朝廷上是沒有優勢的。
朝廷上有關隴軍事集團勢力的震懾,再加上皇帝的刻意壓制,以及科舉制度選拔的庶族官員的仇視,使之沒有用武之地。
唐朝中後期,安史之亂之後,唐朝的政治中樞重建。
“五姓七望”藉助科舉制度重新抬頭,在掌握了科舉權,適應了科舉制度後,越來越多計程車族擔任朝廷重臣、當朝宰相。
晚唐黃巢造反,殺掉不少士族世家貴族,五代十國戰亂。
到宋初的時候,世家幾乎已經崩潰。
為了進一步遏制世家的死灰復燃,宋在科舉上大力擴招。
宋對科舉的擴招變態到什麼程度?
唐三年一次科舉,平均每次錄取人數也才二十八人。
到了宋,人數飆漲!
一是擴大文官壓制武將,二是防止如唐一樣,世家死灰復燃,威脅皇權。
宋的科舉的確是早就了許多平民出身的宰相和官員,也很有效的壓制了世家。
趙桓萬萬沒有想到,卻壓出了這麼一個畸形出來了。
隱元社,隱為藏匿於黑暗之中,元是世界之始,社自然就是一個組織的意思。
藏匿在黑暗之中,重新塑造一個新的世界?
好大的口氣!
朕的夢想就是在大宋重塑一個新的世界!
沒想到還有人和朕有同樣的夢想。
真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啊!
趙桓殺氣森森道:“劉彥宗,謝大海,你們給朕徹查到底!”
劉彥宗道:“天子,臣以為,東京城的肅清先行暫緩,臣派人暗地裡查出隱元社各個據點,順藤找出他們的總社,一網打盡!”
謝大海亦道:“臣贊同劉御司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