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桓這一覺睡得特別香,醒來的時候,外面的陽光明媚晃眼睛。
他感覺全身都非常輕鬆,這是做皇帝以來第一次感覺這麼放鬆。
今天心情好,他擺下了一頓簡單的早餐筵席,招待了兩府重臣。
“李卿,朕跟你說,這人啊,早餐一點要吃好吃飽,中午飯可是吃得六七分飽,晚餐吃個四分飽就可以了,這是最科學的養生之道。”
李綱道:“陛下,科學是何意?”
“哦,就是最合理的。”
說到這裡,趙桓突然想起一個問題,他問道:“李卿,你覺得沈括的《夢溪筆談》如何?”
“回稟陛下,《夢溪筆談》多記載人文、地理,乃是沈存中畢生心血,然不能經世致用,可作為興趣愛好研讀。”
趙桓心中哀嘆一聲,連李綱這種國之棟樑都對《夢溪筆談》沒有興趣,更別說其他人了,看來儒學對華夏的影響真是根深蒂固的。
推行新學的任務並不能交給李綱,還得另尋他人。
還在吃早餐,趙桓就接到一個令人振奮的訊息:种師道和姚平仲來了!
趙桓連忙扔下早餐,吐出剛吃進去的東西,急匆匆便跑了出去。
臥槽!兩府重臣心中同時叫苦,皇帝,你這戲演得還能不能再假一點,你丫的還學起周公吐哺了是吧!
心中不爽歸不爽,但是皇帝都跑出去了,作為臣子哪還敢繼續坐在優哉遊哉,眾大臣也都起身,跟著皇帝出去。
“備車!備車!朕要去迎接朕的種卿!”
皇帝呼前喚後,小太監們迅速去備車,趙桓上了御駕,大臣們心中連連叫苦,皇帝親自去迎接,作為兩府的重臣不去也不像話。
汪伯彥問李綱道:“李相公,咱們?”
“陛下都親自去迎接老種了,我等自然要去。”
相公們連忙跑去牽自己的馬,有馬車的也不敢乘坐,畢竟是跟隨天子一起去迎接人的,只得騎馬。
今天的東京城,大街上氣氛格外好,成功將金軍的一大波攻城給擋了回去,老百姓們別提多高興,而且在這種存亡關頭,東京城軍民出現空前團結,竟然讓這座城市的活力完全散發了出來。
見到皇帝的御駕,很多人在路邊歡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