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作法說起來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上真要細論起來,可也真不簡單。
因為蕭逸正是按《內觀自在訣》的狀態來作這個嘗試。
共鳴原理的一個關鍵,便是兩個能引起共鳴的物體擁有相同的頻率,否則便是對牛彈琴。
所以蕭逸的想法與實施還真不能說他在瞎搞。
這便是要兩個人同時處在《內觀自在訣》的修練狀態。
其實這個原理弗門已經說的很透了,因戒、生定,因定、生慧。
什麼意思?
人心駁雜,難以安靜,因此要戒,受戒之後,便能進入一個空寂平靜的狀態。
而儒家有靜坐養神、道家也有入定煉心,都是一個意思。
弗家說,這個狀態便是一種神奇,可以感知世間萬物、也即劃分出的六道所屬,以此能影響到萬物。
不管是看到人家、聽到人家、知道人家想什麼,甚至如最後漏盡通所說的、無所不能,這,就是神通。
那麼,若是將這些靜轉換成王馨與蕭逸之前研究的那生與死之間的轉換狀態呢?
乾脆便將其直指核心。
這就是不管是弗家的定、還是儒家的靜,道家的什麼什麼,其實都是一種”極!“
世界的理論正是由一個混沌的狀態,指稱為道,道生萬物。
那麼人這種極致的、死寂一般的入定,其實也就是返回到了一種混沌狀態。
那麼只需稍一動,便可複製出一種”道生萬物!“的狀態來。
這個動,便是”心動!“
也就是說,人之初,自胚胎而來,那個時候無意無識,無骨無肉,能說的,或可將其視為一個”世界之心!“
之後人體初成,瓜熟蒂落,已是眼耳鼻舌身、血肉筋骨全,豈不也是一個包羅永珍的世界。
入定,便是拋開這世界,找尋最初的那顆世界之心,來與其它生靈、包括人的世界之心尋求共振或共鳴。
這個道理,說的通!
蕭逸內觀自在,原本就是這樣一個混沌的狀態,只關心自家事,但現在心意一動,首先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老婆。
真要說起來,這個力量何其之大?
是以就算他還沒有真正的掌握這”他心通!“這股相似的力量也發揮出了該有的威力。
王馨,被他影響到了。
蕭逸此時已是激動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