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該說是對兩人之間那相融狀態會發生異變的擔心。
總之,就是擔心,不管什麼理由她都能想的出來。
感性,在她這裡並沒有因修道、還是神魂強大而有所改變。
甚至可能正是因她神魂強悍,這才連修道都無法磨滅這個稟性。
糟糕的是她還不能像常人那樣、也就是換個女人來的話,面對兩人如今這關係,就不說迷的神魂顛倒,也該是深信不疑。
理性,於此時又強勁的在發揮著作用。
其實在王馨前世的世界裡,這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
再是青梅竹馬、又或是同窗無猜,一旦真正要面臨一世的糾纏時,總是又要去顧及什麼比如財物、他人之類的考慮。
各種猜忌、準備,總是不管不顧的丟過去,嚴重的損害著原有的純真。
偏偏做為雄性,這眼光又總是以征服世界為主,這腳、也是忍不住的便要邁出家門。
而這同時,卻又強烈的想要把自已得到的所有所愛,無論是人,還是物,都要摁死在自已已經征服的小天地裡......很難再去瞧上一眼。
要想真正達到一種和協、包容、信任、維持、滋養、同步,其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很多人相伴一生,最終的成功其實靠的並不是什麼愛與理性,而是一種麻木、無奈、互相依靠與互相鬥爭。
驀然驚醒,也只能用”少年夫妻老來伴!“這樣一句無奈之語來總結。
因此,也是於回首之時,才會認為自已這一生、其實錯過了太多的美好......
或許,這才是真愛的正確釋義。
有甜蜜與享受,就必然該有痛苦和煎熬,這是一個完整的結合體,任何單方面的,都不能算。
有人說”愛只三年、過期不續!“便是充分的說明了維持的難度之高。
這樣的真愛,已然近乎道。
所以,王馨的問題只因她追求的,遠不止眼下和蕭逸的這些,而是......完美!
她竟是將自已與蕭逸之間的情感也當成了一種”道!“來修。
否則,她寧願提前分手,只不過,她做不到而已。
現在,道分兩極,她這邊是這樣子,就看另一邊、蕭逸這邊了。
因此,原本不管是依著感性還是理性,都可以很清楚的探知蕭逸,卻因她自已的問題,讓這個過程被無限拉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