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馨去的方向是鎮海宗,她原本想的是找明伯,她知道這老人沒有害她之心。
但在飛到半途的時候,她改主意了。
“之前我還算是鎮海宗的弟子,現在麼,可就不一定了!”
這主要的原因,便是她想到了蕭逸的問題。
在她看來,蕭逸這會兒是敖嶽親生兒子,更是那真龍因脈的擁有人這一事實應該已傳到鎮海宗了,上次王長老給她帶話說的就是這個。
那麼是誰對這件事情關心呢,是渡厄,還是別的哪個太上長老,還是肖無情下面的一些普通長老,對這個她並不知情。
所以,為了穩妥起見,她決定先找肖無情來了解一下再說。
肖無情與陳青應該是最早知道蕭逸血脈之事的鎮海宗高層,雖然不知道為何他們對自已、進而對蕭逸也頗含善意,但顯然,找他們瞭解這些沒有任何危險。
在鎮海宗的山門外,她的神念透了過去,肖無情的宗主峰她熟悉無比,她甚至還看了一下她曾經住過的小院,那院子裡並沒有住人,顯然還在給她留著。
她咬了咬嘴唇,繼續攻擊肖無情的防護大陣。
肖無情立即就感應到了,遁著神念一問,原來是她,這心中便是一驚。
稍一想,便讓她稍等,這便找了個藉口,悄無聲息的出宗來了。
“馨兒……”見了面,肖無情發出了一聲莫名的感概。
沒等王馨開口,便連忙做了個手勢,帶王馨又離鎮海宗遠了一些。
張開防護,他這才問道:“馨兒,你們去了哪裡,讓伯伯好擔心!”
王馨見他真為自已憂慮,不由的也感動起來,一時間,竟有些不知如何開口。
她是不知道,肖無情修到現在,正是要進入到化神期的更高境界,但要進入這個境界,可就不止積累修為那麼簡單了。
在這一境界,需要一個比修為更重要的全新東西,就是感悟。
也有人當其稱之為意境,簡單說就是感悟天地的實際運用了。
因為化神期的招牌神通就是對空間法則的領悟,這與修為關係並不是很大,所重者,在於溝通天地的能力。
這便容易劃分為兩個重要的流派,一個叫做有情道,以情入道,感天地之情,體悟那細微之處,由精入微,逐漸深入。
另一種叫做無情道,斬情滅性,感天地之無情,一切以法則為要,其中又有真接無情,或以入情破情來進行。
當然嚴格來說還有另外一種,便是如白雲子,陳青這種一切隨緣的方法,只需驀然頓悟,便是突破之機,卻是受了一些因果法則的影響。
肖無情並非無情之人,實際上還很有情,是以當時遇到王馨這個怪胎之後,那一聲伯伯叫的讓他將心底裡早已掩埋起來的那一絲柔情給喚了出來。
表面上他對王馨不假辭色,但在行動上卻對王馨極盡關懷。
其實在就雲升的行動來看,也未嘗沒有類似的意味在裡面,只不過,他卻終是差了一點,沒有肖無情這般灑脫。
這既可以說他是真情流露,也示嘗沒有感悟有情道的意思。
本書來自